起来。
刘安虽然人品不怎么样,所做的淮南子还是相当有水平的,文笔堪称上佳。
淮南子共有二十一篇,外三十三篇。书中将道、阴阳、墨、法和一部分儒家思想糅合起来,合为一书。
主旨为道家思想。
其中,道术(不是施法那种哈)之论,深谙帝王之道,驭人之术。
这也正是刘荣,喜欢这书的原因之一。
而其飘渺浩大的描写,更是堪称一绝。
比如原道训中有一句:夫道者,覆天载地,廓四方,柝八极,高不可际。
读来简直是一种享受。
三人埋头读了半个时辰左右,也不进食,全然忘了饥饿,把门外侍候的单丘急得不得了。
刘荣看完一卷,正要再拿,一抬头,只见窦婴不知何时到了,站在那也不吭声,正笑意盈盈看着他们。
刘荣起身见礼:“学生见过先生。”
见刘荣开口,坐在地上的刘德、刘阏于这才反应过来,赶忙放下书简见礼。
“见过太子太傅。”
“学生见过先生。”
窦婴笑呵呵点头问道:“太子殿下读的如此痴迷,不知读的是何书?”
“回先生,是淮南王叔所做的淮南子。”
窦婴眉头一挑,一副原来如此的表情。对于淮南王刘安的淮南子一书,窦婴心道书是好书,至于人嘛
一个一根筋的书呆子罢了!
“授课时间已到,太子,咱们开始今天的课业吧。”
“好。”刘荣笑着拱手道。
刘德见窦婴转身去拿自己的书简,准备授课。连忙抱起几卷书简,小声对刘荣说道:“太子殿下,臣弟先拿几卷读读哈。”
说完,也不等刘荣同意,抱着书简就跑。
这臭小子,也不嫌沉!
而且,跑的还挺快。
刘荣摇摇头,抚然一笑。
未央宫,宣室阁。
宣室阁,因其建于前殿最高处,犹如台阁,故又称宣室阁。
位于未央宫前殿大朝正殿北部,很多军国大事,都是在这里决定,而后昭告天下。
刘启批复奏章,也多在宣室阁内的侧殿。
“和亲的人选,选好了吗?”
刘启低头手执朱笔,在摊开的书简上面用朱笔一边批复,一边看似不在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