睢阳城死打硬拼。
而自己,则带着细柳、霸上两支军队围剿山东叛军,解救被围困的齐王。
刘武在毫不知情的状况下,死死坚守两个多月,为以后的决战赢得了时间。
后来,吴楚兵败,刘武功不可没,被刘启特许,只要出入京师,便可与天子同等规格。
架六马,乘车辇。
太仆丞引路,百官跪迎。
所以,才有了函谷关外换乘这一说。
坐在天子同等规模的车辇上,刘武一点都高兴不起来。面无表情的盯着函谷关,左手死死握住佩剑。
本来高高兴兴而来,期望见到太后能为自己说说话,劝说刘启能立自己为储君。没想到还没到函谷关,噩耗已经传来。
自己的哥哥,一直都未曾立太子的刘启,就在自己将要到达这里时,立了长子刘荣为太子。
如果说事有凑巧,刘武绝对不信。
天底下哪有这么巧的事?
自己前脚刚要去长安,刘启后脚就立了太子。
不是针对自己,可能吗?
他这是在占位子!
告诉世人,告诉太后,也是告诉自己。
这天下,属于他刘启!
仿佛憋闷了一团无名之火,无法熄灭,在喉咙里咽不下去,吐不出来,异常难受。
不行,这次见到太后,得给他刘启添点堵才行。不然,心中这口恶气,无法消除。
车辇缓缓启动,通过高大雄伟的函谷关城门。
函谷关,西据高原,东临绝涧,南接秦岭,北塞黄河,紧靠黄河岸边,关在谷中,深险如函,故称函谷关。
这里离洛阳,仅仅只有四十里。
而洛阳两百余里的后面,便是长安城。
可以这样说,打下了函谷关,就是打开了大汉王朝的大门,便可进入腹地,任意驰骋。
刘武静静打量着不知多少次经过这里的函谷关,作为兵家必争之地,函谷关驻有最为精锐的部队,扼守前往长安的咽喉之处。
早知道是这样,还不如当初不尽全力抵挡吴楚联军,让他们扣关函谷,拿下刘启。
说不定,自己还有机会。
可现在一切都晚了。
事情已经成为定局,想要翻盘,谈何容易?
而再想到两日后还得参加的册封大典,刘武心里更加烦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