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先孕的事情,都不问罪。
拥有满腔抱负的学子在进奏院议事,登报上表感言,都在礼法之内。
朝廷为鼓励学术自由,甚至于特地创办了全新的机构,鼓励学术讨论发表研究。
范仲淹的文章也登过报,罗康叡看过他的文章,记得这个好人物,只是没有想到如此了得。
此次科举罗幼度给的题目是定边,如何才能稳固边陲。
大虞地域辽阔古今之最,管理起来自然是异常复杂。
东、南方向最是稳定,大虞水师天下无敌,拥有绝对的控制权。北方只有少许不服王化的零散马贼,不成气候。
西方的定西都护府也就是大食地区一直存在问题。
这些年大虞一直在推行汉化大食法,效果很是显着。
不过旧大食法根深蒂固,有很深的历史遗留问题,大食旧贵族也盘根错节,也有尾大不掉之势,还有公教时不时的暗里挑火。
要将这些问题全部解决并非一朝一夕之事。
定西都护府只能说是相对稳定
定边主要指的就是定西都护府。
面对此题,范仲淹详细的写出了自己的建议,针对西方地区地广人稀、地势险要的特
点,在要害之地修筑城寨,建烽火墩,形成以巴格达为中心,堡寨呼应的战略体系,沿边少数民族,诚心团结,康慨优惠,严立赏罚公约,使其安心归虞
洋洋洒洒的千字,字字珠玑在理,还囊括军政两端,一点也不像是初出茅庐的新人。
这点罗幼度并不奇怪,在范仲淹第一次在邸报上发表文章的时候他就注意到这位自己的偶像,鼎鼎大名的范文正了。只是他当时觉得奇怪,派人去了解,想知道是不是同名同姓,是不是记忆中的那位文武双全的千古贤相。
毕竟在他的记忆里范仲淹少年坎坷,是一介寒儒,可不是什么官宦子弟,特地派人去调查一二,也知道了缘由。
历史上范仲淹幼年悲惨,父亲范墉早亡,母亲谢夫人贫困无依,只得抱着两岁的范仲淹,改嫁淄州长山人朱文翰,范仲淹也改从其姓,取名朱说。寒窗苦读之后,以朱说之名参加科举考试,登蔡齐榜,由一介寒儒成为进士,后来才恢复范仲淹的名字。
现今范仲淹的父亲范墉跟着吴越钱俶归降,受到罗幼度的重用,或许是大志得以施展,也有可能大虞朝廷重视科学,医术进步。总之范墉现在活得好好的,稳居要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