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非常好,挺有前途的一孩子,报考了北大的数学系,不过名落孙山了,听说分数也不低,估计是因为家庭原因落选的。这个能考虑下,把他补录了吗?”
系主任笑起来:“你这个情况,问我就是问对了,这次上面说了,不要因为一些家庭问题耽误学生,我们最要紧是挑学生,所以这次挑选,可以更大胆一些。不过具体情况,得找我们系的孙老师和陈老师,这两位老师目前正在调学生的档案做补录工作。这个补录也不好说,万一漏了,或者这两位老师恰好没看到,可能就没法录,他们也在想办法找合适的学生,你说的这位同学如果着急,可以让他过去找这两位老师,把档案给两位老师看看,真有你说的那么优秀,就给补录了。”
林望舒的心一下子提起来了:“两位老师现在在哪里?”
系主任道:“当时没录取的,档案也没往我们招生办调,所以这两位老师现在东城那边的旺宾楼住着,每天就近去查档案。”
林望舒顿时明白了:“谢谢老师,那我下午先请半天假,我得去问问我那个学生。”
系主任:“行行行,那你赶紧去吧,这可是一辈子的大事,可别耽误了。”
林望舒不敢耽误,她不知道叶均秋住哪儿,但冯秀荷知道,她先跑去北理工找到了冯秀荷,问起来叶均秋家的地址,知道他家住在琉璃厂附近,便赶紧坐公交赶过去。
到了叶均秋家,却是大门紧闭,一问才知道,他外公去世了,他跟着父母为外公奔丧去了。
这下子她可算是急了,彻底急了。
补录工作显然非常紧急,也就那么几天,如果错过了,那怎么办,只能等明年的高考了。
但是高考一年比一年难,一年比一年风险大,第一年不成,人的心理压力也大。
再说第二年未必能考上北大呢,多少人盯着。
她无奈,一咬牙,又跑去了东城的旺宾楼,说是旺宾楼,其实就是很破旧的小旅馆,一个房间住着四五个人那种。
两位老师单独包了一间,每天过去借了档案,回来记录研究做表格,进行录取。
林望舒找到老师,先自我介绍了下,好在老师对她大概有印象。
她松了口气,便和老师提起来,希望老师能调一下叶均秋的档案看看:“他的分数应该很高,希望老师能看看。”
说着,她低声哀求道:“他确实很优秀,这次没考上,年轻人也怕受打击,从此一蹶不振。希望老师能把他档案拿出来,看看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