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伯鲁和范遥两个人虽然有了江北红巾军运来的淮扬盐,但他们并不打算大降价,依旧想要让盐价维持在高位上,让他们聚敛民脂民膏。
对于这个问题,刘伯温曾经劝过,却没有丝毫效果。
“伯温,你觉得如何?”伯鲁向刘伯温笑着问道。
刘伯温表情平澹,“下官觉得,二位大人所言极是!”
“哈哈,好,那这收缴私盐的利润,咱们到时候给朝廷留出来一成,先存放在我这里,剩下的一起平分。”
这一次江浙行省贩卖收缴的‘私盐’,可谓是上下一心的结果,各级官吏军士也是必须要吃到一口红利的,否则不利于长久维持。
半个月之后。
也就是元至正十二年,红巾军大宋龙凤元年,八月。
除州。
城外的码头上,数百艘的江船运载着满满当当的粮食、布匹和铁器等货物,抵达了除州。
朱瀚率领除州安抚使的官吏们,一起来到了码头上欣赏这第一批的私盐换取的利润。
“副帅,这是五万石的粮食,三万匹的布,还有铁器、药材、纸张等其它货物,所有的账簿都是在这里,请副帅过目!”
李贞手捧着一个账簿,恭敬的向朱瀚说道。
朱瀚微微一笑,也没有去接那个账簿,而是拉着李贞起身说道。
“二姐夫,咱都是自己家人,不用这样行礼,账簿回去看也不迟!”
李贞却是有些扭捏不好意思,小声的说道:“那可不一样啊,这是在外边,要是不照顾你这副帅的面子,以后你可不好带兵咧!”
李贞这个人就是谨慎胆小,总是怕自己的失误,给朱元章和朱瀚兄弟带来不好的后果。
“哈哈,二姐夫,你这就谦虚了,这一次跟江浙盐商定价,能够定在十五文钱一斤的高价,你可是功不可没啊。”朱瀚高兴的夸赞道。
朱瀚手中的盐价,从张士诚那里卖给自己是五文钱一斤,本来觉得十文钱一斤卖给江浙盐商,能够赚到一倍的毛利就是非常开心。
万万没有想到,二姐夫李贞竟然带着十五文钱一斤的高价回来了,着实让朱瀚大为高兴。
李贞有些不好意思,“其实,俺啥也没干呢,那些江浙盐商又是送银子,又是送女人,非要让俺把盐价定在十五文钱上,俺也没有办法。”
朱瀚笑笑,对于这个事情并��发表意见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墨色江南 作品《大明:哥,和尚没前途,咱造反吧》第九十六章 重逢二姐夫李重九!再见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