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那里有个妙峰山,山上有个大善知识,命德云比丘。你去参拜他,按他说的办,会如你愿的。”
善财说:“我父母双亡,无家可归,求你们搭救我,我要同你们一道去。”
文殊师利正色相告道:“我们不会收你,你一定要去南方胜乐国,他会指引你解脱苦难的道路。”
善财没有办法,只得硬著头皮离开大塔庙,见门侧立一碑,碑上刻著字,曰:
山林还又入林中,便是娑罗佛庙东。
师子频申芳草绿,象王回顾落花红。
六千乞士十心满,五百高人一信通。
尊重吾师向南去,百城烟雨渺无穷。
善财读罢,心里豁然开朗,无所顾虑,径直往南走去。
善财离开大塔庙,不分日日夜夜,走了若干平地,翻过无数高山,来到胜越国界。
胜越国,若顾名思义,应是越中之越。
其实不然,那山,如利剑高插云霄;那水,哗啦啦奔腾咆哮;那人,一个个丹眉杏眼;那地,赤灼灼如火焚烧。
看不见绿油油的田野,听不见莺歌燕语,嗅不到稻麦禾香。
善财走著走著,汗流浃背,口乾舌燥,十分难受。
想起那柳暗花明人流拥挤的福城故乡,不免掉下几滴热泪。
但是想到文殊师利童子的教诲:“按德云比丘说的去办,就能解脱众生苦难。”
又想到那石碑上刻的“尊重吾师向南去,百城烟雨渺无穷”。
他们对我那么尊重,寄托那么大的期望。
已发菩提心,虽然前去的路途还远,遇事还多。
但是为了净化世间,利越有情,应该精进勇猛地向南行。
这才开始,怎能退缩呢?
于是打起精神,鼓足勇气,问过好多好多的人,走过好多好多坎坷不平的路,忍受了好多腰酸腿疼的苦,才来到了妙峰山下。
看到那巍峨雄伟的山,峰插云霄,悬岩绝壁,要想攀登,谈何容易?
比上青天还难。
善财并非等闲之辈,他已发菩提心,要加入文殊师利的行列,有捨己为人,净化人间的雄心。
一步步往上爬,到处寻找,哪里有德云比丘的踪迹呢?
连房子也没有,更没有一个人。
可是他并不灰心,爬悬岩,过小溪,竟找了七日七夜。
最后在一个石壁上发现一首墨迹未乾的诗。
曰:德云常在妙高峰,行绕山头无定踪。
七日既云寻不见,一朝何故却相逢。
发心住处师缘合,普见门中佛境容。
回首夕阳坡下望,白云青帐万千重。
善财读罢,心生欢喜,德云比丘定在眼前。
他四处张望,不见人影。
又穿石洞,爬悬岩,东走西串,还是没有人影。
他想:“这诗墨迹未乾,他又藏在哪里呢?”
但他还是不灰心,不休息,继续寻找。
凡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海阔金聚 作品《大唐:开局走后门,我成了暗侍卫》第181章 寻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