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婚姻建立在爱欲的基础上,是诸因缘合和的产物,爱欲是内因,其它的条件均是外缘。它的本质,是“缘起性空”,虚幻不实的。
即:事相上是有的,本体(自性)上则是“空”的。
一般人听见“空”,便以为一无所有,空空如也的意思。
其实,空是无自性义。
即万物万物皆是发展、变化的,有条件的;非永恒不变、无条件的存在。
不仅爱情、婚姻是有条件的,世间万事万物均是因缘合和而成的。
虽然没有永恒不变的爱情和婚姻,但是有条件的、因缘聚合的婚姻,还是实实在在存在。所谓:有因有缘则诸法(事相)生,无因无缘则诸法(事相)灭。
固定的、一成不变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希望完美、希望永恒的观念,来自我们内心深处的执着欲望。
这——就是痛苦的根源。”
“不知道,两位施主听明白了没有啊?”智空法师看看西门飘雪和范大福说道。
“如何求得内心的安静啊?”范大福问道。
“曾闻人言:心灵的困窘,是人生中最可怕的贫穷。
一个人,倘若脱离外界的刺激依然能够活得快乐自得。
那么,他就能够守住内心的安宁与安详。
然而,我们普通人,每日穿梭于嘈杂人流之中、置身于喧嚣的环境之下。
又有几人能够做到任心清净呢?
其实,这样的环境虽然宁静,假如不能忘却俗世事物,内心仍然是一团繁杂。
何况既然使自己和人群隔离,同样表示你内心还存有自己、物我、动静的观念。
自然也就无法获得真正的宁静和动静如一的主观思想。
从而也就不能真正达到身心俱安宁的境界。
真正的心静之人。
对于外界的嘈杂、喧嚣具有极强的免疫功能。
他们耳朵根子听东西就像狂风吹过山谷造成巨响,过后却什么也没有留下。
他们内心的境界就像月光照映在水中,空空如也不着痕迹。
如此一来,世间的一切恩恩怨怨、是是非非,便都宣告消失了。
这才是真正的物我两相忘。
当然,以现实状况来看,绝对的境界即人的感官不可能一点不受外物的感染。
但要提高自身的修养,加强意志锻炼,控制住自己的种种欲望。
排除私心杂念,建立高尚的情操境界却是完全可能的。
那么就让我们从今开始,由己及彼,从心着手,净化灵魂,则我们必会受益匪浅。”
智空法师说道。
范大福心想这智空法师真能说啊!
“婚姻是必然性,还是偶然性呢?”范大福问道。
“我们常说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就是业力因果最通俗的说法。
婚姻是业力、因果的产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海阔金聚 作品《大唐:开局走后门,我成了暗侍卫》第46章 遇到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