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可从四川购粮一千万石押运北上,大概会损耗一成粮。”
“此外,河南今岁的御马监和布政司可以收缴六百万石米麦,额外还能购买一千五百万石,这其中可以分出八百万石支援陕西,剩余支援山西。”
“算上北直隶的粮,路上损耗后,能有一千八百万石运到山西。”
“这些加上山西水浇地的番薯、马铃薯,应该能稳定粮价。”
“若是来年山西旱情结束,那山西百姓便能太平了”
“另外,今岁朝廷应该能收上来六千九百万石田赋。”
“变多了?”朱由校眉头一送,显然这事情让他高兴不少。
“回万岁,是的”毕自严先回应,然后再解释:
“赖于秋雨,今年河南、山东、河西、旧港丰收,田赋便交得多一些。”
“这其中又以旧港最为最,不过就是旧港米麦有些硬口,不如中原的米软。”
毕自严带上了对朱由检汇报时的习惯,那就是带上一些小民感受,因为朱由检最喜欢听这种东西。
不过两兄弟性格迥然,朱由检喜欢听的,朱由校却不喜欢、不在意,因此他摆手不耐烦道:
“硬不硬不用管,收归入库,若是明年山陕依旧大旱,便调这批米去两地,降价出售,平抑米价。”
“臣领命”毕自严应了下来,而朱由校也放松地看向温体仁:
“铁路的事情如何?”
朱由校很关心这些,因为这关乎着他能不能去千里之外游玩,走出北直隶这个限制他的地界。
“各条铁路的工期都在赶,臣也时常前往监督,各条铁路的路基都已经出了北直隶境内。”
“目前已经确定今年能开通的铁路是京门与京津两条铁路,一个预计九月二十通车,一个预计腊月二十五通车。”
“至于其他七条铁路则是一边修建路基,一边铺设铁轨,虽说彻底通车要十五年后,但这十五年间是一段段的通车。”
“例如京嘉铁路、京西铁路和京陇铁路,预计是八年、十三年和十五年完工,但实际上三年后就能从京城直达太原,五年后就能直达西安。”
“其他的几条铁路也类似,京辽铁路工期七年,但一年后就能修通到燕山县,届时万岁只需六个时辰就能抵达大定宫。”
“还有京广铁路工期十二年,但”
温体仁很会捡好话说,他心里清楚朱由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