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樱花啊”
“樱花啊”
“阳春三月晴空下”
“一望无际樱花哟”
“花如云海似彩霞”
“芳香无比美如画”
四月的大明还在因为暹罗和徐霞客归来的事情而忙的焦头烂额时,远在大洋彼岸的瀛洲却充满了欢声笑语。
在奈良通往名古屋的山道上,身材矮小的瀛洲民夫一边背着上百斤米麦,一边拿着一个饭团,开心的唱着民谣。
明军士卒在道路两侧看着他们,拱卫他们向着名古屋前进。
这样的队伍拉得很长,而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满足前线军队的粮食供给问题。
和当初颜思齐他们想的不一样,瀛洲的民夫和农民根本就没有想要迎回幕府统治的想法。
这样的想法之所以不存在,便是因为那一顿顿“银舍利子”的白米饭,以及眼下可以自由自在的种地务工。
以往的战争中,民夫们但凡做出一些不合规矩的行为,都会遭到来自武士大人的鞭打。
然而在明军这里,明军可不管他们干嘛,别说唱歌,就算是跳舞都没有人管他们,明军只要他们按时把粮食运到前线就足够了。
作为曾经的底层人,瀛洲农民可以说是翻身把歌唱。
这样的一幕,便是骑在马背上的杨文岳都忍不住摇头道:
“民不爱国,足以可见幕府统治不得人心。”
“即便如此,却也不见他们敢于造反,显然殿下对瀛洲本土土人的评价很正确,他们确实“畏威不畏德”。”
在旁边骑马并行的吴阿衡开口附和,而二人身后则是曹变蛟和曹鼎蛟。
他们警惕的打量四周,吴阿衡见状也对他们交代道:
“不用这么紧张,外围的步塘放的足够密,倘若真的能有倭寇袭杀到此处,那只能说是神兵天降。”
“是”曹变蛟和曹鼎蛟闻言,只能作揖表示受教。
“倭寇的兵力在十二万左右,不过其中大部分都是训练不足半年的新卒,想来真的打起来,我军六万足以横扫南北。”
杨文岳没有把德川幕府放在眼里,只因为来到瀛洲之前,他大概了解了一下明日双方之前的一些作战方式。
看完之后的他只觉得颜思齐和郑芝龙几人白白浪费了许多时间。
如果一开始就调他前来,那估计眼下瀛洲全境已经被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