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之间。
大明内部环境和北宋内部环境差不多,甚至还稍好一些。
北宋能在上百年时间人口翻倍,大明的环境比北宋时期更宽松,赋税更低,那么人口不可能连一倍都翻不了。
查出人口数量,清查田亩,然后摊丁入亩、士绅一体纳粮
这将是朱由检要在政治上做的政策,这个政策和经济挂钩,两者需要一起进行。
朱由检倒不要求彻底解决土地兼并的问题,他要做的只是几十年的抑制土地兼并,然后向外开拓疆域,把手里土地少、甚至没有土地的百姓迁移出去。
这个事情做好,大明还能兴旺三代
脑中的想法在不断的构思,手上的动作也不曾停顿。
很快桌上的奏疏就被朱由检处理的只剩下了三本,而这三本都是比较重要,急需处理的奏疏。
首当其冲的是洪承畴发来的奏疏,朱由检打开后一目十行的看了一遍。
首先洪承畴说了一些关于搜查队的事情,其次说了一下南下参与战事的诸藩子弟们。
他们被洪承畴派往了沐启元和吾必奎的兵马中,亲眼见到了扫尾的流程和残忍。
这点是朱由检要求的,他个人并不觉得残忍,反而是在借此告诉藩王子弟,对付土人应该怎么对付。
朱由检最怕的就是诸藩子弟里出了一个圣母,最后让土人给骑到了头上,那样他得气死。
因此、对于洪承畴的安排,他不吝夸奖道:
“给搜查队发田,让诸藩子弟见识扫尾的残酷,洪承畴这手段倒是不错”
夸奖完,朱由检抬头对王承恩道:“传文昭来一下。”
“是”王承恩应下,随后让人去传陆文昭。
至于朱由检则是用朱笔在洪承畴的奏疏上写下评语和建议。
“田亩不足,可用当地囚犯开垦,效彷辽东百姓之举,一年种黍、二年种马铃薯、番薯,第三年种水稻”
“所需钱粮可尽数上疏,朝廷有余力者,尽数拨发。”
写完、朱由检合上了奏疏,拿起了第二本。
这第二本奏疏,是旧港沉廷扬上疏的,主要就是说了一下,随着灾民南下,旧港无主之地已经尽数发完。
沉廷扬请示朱由检,询问是否将交趾即将派来劳改的囚犯,用于开垦田地。
对此、朱由检想了想后批阅同意,毕竟旧港的人口多了,更利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