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虏是不能扫,但一旦扫了之后,我朝北方压力便会骤减,而想要肃清漠北,就需要进一步拿下西域。”
“拿下西域后,此地便会成为一块三边都将遭遇夹击的地方。”
“不能等着被人夹击,因此告诉孙传庭,让他好好训练朵甘九营的兵马,等大旱告歇便着手对乌斯藏出兵。”
说到这里、朱由检有些坦然道:
“以我朝的兵力和战力,只需九营就足够肃清乌斯藏。”
朱由检这句话不是吹嘘,毕竟历史上固始汗也就两万多骑兵,就搞定了半个乌斯藏。
眼下大明要摧毁乌斯藏境内的所有势力,瓦解封建,那么就需要和整个乌斯藏宣战。
可即便如此、朵甘九营,外加上丽江木氏归入西军都督府的七营高原兵马,合计十六营兵马,足够把乌斯藏犁一遍。
朱由检要的,是实控整个青藏,而以大明的财政,如果实控青藏和西域,必然是一场赔钱的买卖。
清朝统治新疆,每年输血上百万两银子,而大明还有进而开拓中亚的河中地区,成本会直接翻倍。
加上青藏,最后恐怕对河中、西域、漠北、漠南、乌思藏和朵甘这六块地方,大明每年要投入朝廷财政的十分之一。
想要降低财政,就得要谋求一块近距离,还能养活人的地方。
结合诸藩登陆天竺沿海,那么明军打下东吁,然后将恒河以北纳入大明直属疆域,就能完成对诸藩的两面包夹。
届时不仅能将高原的人口迁移去恒河北岸实边,还能减少高原驻军。
唯一的问题就是,如果要这么做,那么就需要建立起一条从天竺北部翻越喜马拉雅山脉和青藏高原,直抵四川的驿道。
或者、也能从恒河北岸修建一条一路向东,穿越缅甸,抵达云南的道路。
如果真的要算起来,似乎第二条难度更为简单。
总之时代背景在这里放着,高原什么的,在河谷留下少量人口,然后维持少量军队就足够了。
在成本极低的平原地区建立统治,这才是大明要做的。
只要拿下了恒河北部的平原,大明能增添上亿亩耕地,养西域和青藏、河中地区也就不成问题了。
不过、想要彻底的拿下这些地方,实现实控,还是得依靠蒸汽机车和蒸汽机船。
想到这里、朱由检就想起了军备院,军备院研究蒸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