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旱和江南的洪涝,赈灾如何了?”朱由检低头吃着东西询问。
“江南洪涝倒是在杀了不少犯官后,用抄家所得的二百余万两银子赈了灾。”毕自严回应道:
“只是北方,上次的赈灾钱粮运抵各省后,确实平抑的粮价,但这旱情还在继续,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是个头,那几百万两钱粮,顶多撑到十月。”
毕自严皱着眉开口,而朱由检也抿了一口酒后说道:
“户部的银子,命人调九百万两送往御马监,由御马监的皇庄对军屯田的百姓收粮,运往太仓和燕山三大仓。”
“顺带通知山西、陕西、河南、山东的衙门,重新修复扩建当地粮仓,每省要有足够储存五百万石粮草的十座大仓。”
“这”毕自严脸色变得有些犹豫了起来,小心翼翼的试探性问道:
“需要这么多吗?这大旱只要熬过今年应该就没事了”
“建吧”朱由检没有解释,如果这场大旱真的轻轻松松就结束,他就不需要布置这么多年了。
“是”毕自严应下,但却依旧没有动快,直到朱由检抬头带着疑惑地眼神看向他时,他才犹豫道:
“这诸藩就藩之后,即便按照殿下的规定,恐怕也能有田亩万万”
“届时如果要诸藩要迁移,岂不是能迁移走数百万人?”
“不会那么容易,别忘了还有耕牛的限制。”朱由检吃了一口菜说道:
“况且、就算真的迁移数百万人,也没有什么值得惋惜的。”
“数百万人,也不过就是一场大灾罢了。”
“别忘了山东这七年以来的经历,七年大灾,灾前山东百姓近千万,眼下又有多少?不足一半吧?”
“若是这样的灾害持续数年,持续数省,朝廷赈灾赈不过来,那到底是看着百姓饿死,还是把他们送出去?”
“更何况,把他们送出去也是为了我大明的海外藩国统治稳固,数十年后这数百万人难免不会发展到数千万人。”
“人越多,需求就越多,贸易量就越大,朝廷的关税收入也就越多。”
“这倒也是”毕自严闻言微微颔首表示认同,而朱由检还有别的没有说。
他要送出去那么多人,让关内变得空虚,本质原因还是要让百姓有钱,然后解放思想,进行工业革命。
清朝为什么没有像西方一样爆发工业革命?
原因有很多,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