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秉笔归来,内廷之中也不怕再无人压制魏逆了!”
“恭贺王秉笔!”
“当浮一大白!当浮一大白啊!”
在朱由校纠结时,王安却已经来到了韩爌的府中。
在府中、王安见到的不再是众正盈朝的东林势力,而是只剩下了大猫小猫十几人的韩爌、孙承宗、左光斗等官员。
看到这一幕的时候,他就知道了,为什么皇帝要让他北上。
东林消失对于朝廷来说不是一个好事,对朝堂来说更不是。
他如果再不来,东林的消失也不过只是时间问题罢了。
推杯换盏间,王安仔细聆听了所有在京东林官员的心声,而东林官员也都纷纷畅所欲言。
与后世人认为的东林和阉宦不和不同,明末的党争复杂程度远超大部分人的想象。
东林扶持朱常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王安伺候朱常洛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在漫长的时间中,王安和东林党人本就联系密切,而朱常洛即位后,王安便被提升为司礼监秉笔太监。
之后,王安采用门客中书舍人汪文言的意见,在一个月的时间内,和杨涟等人都劝朱常洛实行各种有利于大明的政治措施。
首先就是发帑金补足九边军饷,其次是起用东林之中的邹元标、王德完等人。
由于王安执政时,内廷和外廷十分和睦,因此朝廷内外都异口同声的称赞他。
诸如赵南星、刘一燝、杨涟、左光斗等人,也都很尊重他。
这次王安的回归,让东林看到了一丝喘息的机会,一想到这些日子被阉党的打压,再想到袁可立等人被派往关外的事情,一些官员情到深处,纷纷暗自啜泣。
这一幕看的王安在心底直摇头,心想东林没了赵南星、刘一燝等人,还真是落魄了许多。
不过这样也好,即便他们得以喘息,也难以恢复到以前的声势。
尽管王安对此有些唏嘘,但他很清楚,皇帝并不想让东林壮大。
党派的壮大,就代表了其中鱼龙混杂的成分。
眼下虽然东林人少,但却少了许多夸夸其谈之辈,真利用起来,或许比之前更好用。
想到这里、王安便放下了酒杯,皱着眉说道:
“我虽掌管了净军和大汉将军,入了司礼监和西厂,但除了西厂可以帮持诸位外,我在司礼监和净军中并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