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了。”阿敏不想听别人的话,起身就准备离去。
也在他离去的同时,他们口中的奴儿干城中,却聚集起了人数不少的北山女真。
“噗——”
铁质的斧子落下,木柴被噼成两半,奴儿干城这个位于黑水河(黑龙江)出海口的港口之城,本来只有一部八百余人的小部落在这里生存。
然而从三月开始,伴随着十艘船只在黑水河口登陆,情况就直接发生了扭转。
作为大明曾经的奴儿干都司治所所在,大明曾在此建有永宁寺,并立有永宁寺碑。
因此、在三百余名辽东女真拿着大明文书,带着两千工匠登陆奴儿干城后,当地的部落当即就表示了臣服。
带着两千工匠,他们开始修葺奴儿干城、永宁寺,并且开始聚拢黑水河沿岸,以及北上一带的女真人。
时至四月初十,此地已经聚集起了上万人,而之所以能聚集上万人的原因也很简单。
一是粮食、二是安全。
“最近北山那边又来了两个小部落,城外增加了二百多人,粮食的压力又大了不少。”
当议事的声音出现,奴儿干城新修缮的一个守备府内,身着粗布麻衣的女真老者对着主位的一名女真人开口,而这女真人则是回应道:
“不管来多少人,一概接纳,粮食的问题我会想办法的。”
“将士们的口粮绝对不会降低,我郭桑岱背后有大明朝,养得起他们。”
郭桑岱一开口,当即便让这名女真老者低头,表示对大明朝的尊重。
行礼之后,他退出了简陋如一个小院子的守备府,而郭桑岱也转身走进偏房,在偏房的书桌上写了一份手书,并在之后让人乘船南下,送往了南边。
直到半个月后,船只带着手书在一个海港城池登陆,而手书也被送往了城池内部的总兵府内,交到了一个人的手中。
“骑兵三百,步卒三千,人口上万”
“郭桑岱倒是干得不错,照这样下去,恐怕能重新恢复当年奴儿干的繁荣。”
当熟悉的声音出现,身着常服的尤世功出现在了总兵府内,而在他手中,被锦衣卫派往奴儿干的郭桑岱为大明建立起了一个存在于后金大后方的城池。
别看奴儿干只有一营兵力,但和明军远征金军困难一样,金军想要远征奴儿干也很困难。
哪怕有黑水河作为运载,两千余里的距离还是让人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