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回礼表示感谢,而吴允中见状则是回礼之后,带着礼部官员离开了百王城。
只是在他们走后,一些周藩、赵藩、晋藩还有许许多多已经抵达京城的宗室子弟都走出了王府,看了一眼福王府门口的朱由菘。
朱由菘倒是懂得礼数,虽然也是个小胖子,但终归是王府嫡出,礼节上比大多宗室子弟好上太多。
他对着偷瞄他的其他宗室子弟作揖行礼,随后才起身走进了福王府内。
不得不说、尽管朱常洵和朱由校有仇,但是在明面的府邸营造上,朱由校并没有偷工减料,也没有使什么坏心眼。
朱常洵逛了一圈,整座府邸可以说无可挑剔,即便皇宫的工匠亲自出手,也难以设计和建造出那么精妙的建筑。
“父王、看样子我那皇兄对我们还算不错。”
离开了旁人,朱由菘也卸下了伪装,原本是值得感叹的事情,却在他的语气下,变得有些挖苦了起来。
“那两个小子不怀什么好心,尤其是朱由检那小子。”
朱常洵回应了一下朱由菘,心里也有些暗恨起了朱常洛。
说实在的,他恨得一直都是朱常洛和帮助朱常洛进行国本之争的文臣,对于朱由校和朱由检,尽管他嘴上经常挖苦,但毕竟不好意思和两个子侄辈的人计较。
从朱由检答应让他海外就藩之后,他对朱由检的看法就改变了许多,尤其是知道朱由检一直在推动海外就藩的事情后,他对朱由检更是有了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官。
这样的感官,想必不止是他,应该说是所有亲王、郡王都有的一种感官。
但凡知道朱由检上位和夺权的过程,哪怕是敌人也不得不感叹一句“好亲王”。
感叹之余、大部分人都觉得此时坐在龙椅上的那个皇帝十分命好。
朱常洵也是其中的一人,甚至有的时候他在想,如果朱由检和朱由菘互换一下,或许他朱常洵也可以效彷成祖文皇帝靖难了。
想到这里、朱常洵看了一眼有些肥胖的朱由菘,又想起了当初朱由检进入福王府的意气风发,不由微微皱眉。
“菘儿、这次来到顺天,除了下西洋和海外就藩的事情,你也要作为福藩的世子,和诸王世子一起前往燕山学习兵法韬略。”
“啊?我吗?”听到朱常洵的话,朱由菘诧异了瞬间,又表情难看道:
“父王、儿臣这样子,恐怕学不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