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而满桂是他的上级。
相比较他,朱由检就有了更多的自主性。
在他接到令的时候,已经是正月十七的中午了。
此刻大军正在前往后套的路上,路过此地时朱由检接到了满桂的消息,因此加快了行军的速度。
不过由于连日的奔袭,加上从昨天开始就一直不停的大雪,两万骑兵选择了下马步行,因此行军速度很慢。
这样的行军速度,对于朱由检来说,有了更好打量这个后世被称为“鹿城、包头”的地方。
朱由检不知道在战国、秦汉、隋唐这个上千年时间里的这个地方是什么模样,但在他的眼中,明代的此地可谓贫瘠。
处于前套和后套连接处的它有许多名字,三国时期比较知名的吕布也出生于此。
可以说、在唐末以前,这里都是一块水草丰美,人畜兴旺的地方。
但经过了唐末到明初,近四百多年的滥牧行为,此时的九原已经不复当年的盛况了。
尽管黄河两岸能看到不少绿植,而此地也看得出可以耕种、但能耕种的地方少之又少。
朱由检参与复套一战,不仅仅是为了收拾套虏三部,也是为了亲眼看看这个时代的河套,才能更好的做出迁移陕北和关中百姓的计划。
在前套时,他还比较高兴,因为前套还算富硕,尽管比不上关内一些富硕的地区,但也有足够的河流和湖泊来进行耕种。
加上整个前套基本上都是牧场,如果要弄成耕地,比起其他地方也容易许多。
就前套可以开垦的地方来说、足以开垦上千万亩,养百万百姓。
但到了九原之后,朱由检只是草草一看,便知道这块地方在这个时代,顶多只能开垦一二百万亩耕地。
也就是说、目前所探知的河套地区,如果按照一人五亩的标准,那只能养活二百来万人。
这听上去已经很不错了,因此朱由检也没有特别气馁,而是对接下来的后套充满了期待。
如果后套也能开垦数百万亩耕地,那么陕西的百姓密度就可以大大的下降,从而提高百姓的抗灾害能力了。
“殿下、这大雪太奇怪了,从没有听过正月还下如此大雪的消息。”
正当朱由检在想着如何准备陕西百姓迁移河套的时候,曹文诏的一席话把他拉回了现实。
他抬头看了一眼天空不断落下的雪花,心里虽然也觉得奇怪,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