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也就导致了,固始汗在历史上轻而易举的就拿下了大半个青藏。
固始汗的实力,充其量也就和火落赤差不多,甚至比不上素囊。
朱由检都不准备亲自出手,他只需要安稳了朵甘,随后扩充朵甘十营,再派曹文诏或者秦邦屏等人出征就足够了。
现在看来、安稳朵甘的难度远远比他想的要轻松。
大部分头领都已经心动了,因为他们没有想和明军动手的想法。
哪怕是二十六部之中,生活在大小金川的三部土司。
毕竟此刻的三部可没有资金和时间来修建碉堡,再说眼下的明军也不是乾隆年间的废物绿营。
清朝打大小金川难打,是因为当地修建了大量碉堡,加上突袭战术才导致的。
不过乾隆时期的清军
朱由检估计把现在已经被他打残的努尔哈赤、黄台吉,和剩下的一群人丢过去,只要有火炮,他们都能把准噶尔、大小金川打爆数次,更别提所谓的廓尔喀(尼泊尔)了。
这不是他瞧不起清朝,而是清朝横向对比的武力巅峰,实际上就是在黄台吉指挥的松锦之战那段时间。
有火炮、马步兵也是世界一流水准,将领的素质和谋略,以及统治者的政治手段更不用说。
所谓强横的索伦兵,此刻正被阿敏当副本刷。
这样对比下来,也就能明白,为什么大小金川在朱由检面前这么听话了。
“收复朵甘,用高原的藏兵再训练七营兵马,之后我准备让曹文诏领兵进攻乌斯藏,你怎么认为?”
感叹了沧海桑田的变化,朱由检开始追问起孙传庭对乌斯藏的看法。
对此、孙传庭也是沉默了片刻,思考过后才回答道:
“曹总兵领兵十营讨伐乌斯藏,下官并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妥,就是觉得或许他无法节制十营兵马,给他十营兵马,反倒不如给他五营兵马能打的好。”
孙传庭说出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曹文诏没有节制三万大军的能力。
与其给曹文诏十营三万兵马,倒不如五营一万五千多兵马能打得出色。
这点、或许是他从复套之战中看出来的。
曹文诏为人的性格暴躁,没有那么多小心思,这也就代表他很容易受到埋伏和冲动。
作为统帅,冲动的性格是一个缺陷,而作为一个先锋,冲动虽然也是缺陷,但不太可能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