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在他向自己求援之前,朱由检是不准备增加西军都督府军费开支的。
现在的他要准备开始攒银子,攒粮食,把河西和河套、旧港给吃透,消化干净才行。
另外还有就是等返回京城后,他也要开始着手准备召集诸多藩王入京,讨论下西洋,海外就藩的事情了。
时间不等人,天启五年很快就会过去,给他的时间也只有两年了。
大旱不仅仅是对大明的考验,也是一个对大明的机会。.当数千万百姓经历旱情,成为饥民的时候,他们强烈的求生意志可不会在意去哪里。
到时候便可以用饥民来准备迁移一事了,不管是现在的旧港还是河西、辽东,或者是未来的中南半岛和天竺。
总之他们会主动成为为大明宗藩体系做出贡献的一份子,而朱由检也不会坑害他们。
当国内一亩地可以换海外十亩地的时候,这样的兑换比,足以让大部分只有一两亩地的百姓疯狂。
想到这里,朱由检拿出了一份空白的令帖,执笔写下了一条条自己的安排。
当然,他这么做的时候,孙传庭也在旁边看着。
朱由检没有遮掩的意思,因此孙传庭也就看到了关于造船、迁移、消息刺探等诸多指令。
这会儿的他,算是确定了自己已经挤进齐王党核心位置了,而朱由检也开门见山道:
“之后数年,恐怕除了扫北之外,你与洪承畴二人,要主持对付对乌思藏、三宣六慰、安南等地的收复了。”
“殿下下令,卑职不敢不从。”孙传庭很清楚,朱由检才是他心中那个能改变大明的人。
他很早就清楚,从朱由检下令让他裁撤毕节卫开始,他就大致明白了自己需要跟从谁。
至于朱由校那边,他虽然忠君,可如果真让他选择,他还是选择爱国。
何为爱国?大明之中谁能让大明强盛,谁就是真正能强国的人,而跟随这样的人才是爱国。
恰巧,朱由检就是这样的人,而朱由校
孙传庭沉思着,而朱由检则是不清楚孙传庭的想法,还在自顾自的对五军都督府和御马监下令。
只是不管怎么下令,他的军令都是维持在储备人才,准备抗旱,战事攻守这三个点上来回反复。
“辽东的百姓突破到四百万了”
忽的、朱由检突然开口,而他所说的话也让孙传庭所侧目。
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