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北迁去刺鲁卫,刺鲁卫比兀也吾卫要平整。”
代善在对阿敏做出交代,而阿敏却皱眉道:
“刺鲁卫太远了,距离兀也吾卫还有五百里路,到了打明国的时候,粮草调动不容易”
“打回去?”听到阿敏的这句话,代善皱了皱眉。
说实话、他并不认为大金还能轻松的打回去辽东,甚至在他看来,眼下最应该做的,就是把赫图阿拉的工匠全部迁往兀也吾卫、或者刺鲁卫。
辽东的行商虽然无法走动,但还是有其他手段获得一些并不重要的情报,因此代善也知道,眼下的大明还在继续调兵。
眼下辽东的兵马已经足够多了,几乎是大金的三倍,而这样的局面下,明朝还在继续调兵
在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代善所感觉到的,是一股前所未有的压力。
能调动如此多的兵马,这只能说明大明的“变法”成功了,而大金的优势也在明军的调兵下,逐渐变小,甚至消失不见。
>
代善不知道他的汗阿玛努尔哈赤是怎么想的,但以他的才智来看,这一战几乎不可能获胜。
明军筹备了足够多的粮草辎重,调集了足够多的兵马。
尽管代善还不知道明军具体的出兵计划,但在他看来,铁路和开原一定是主攻方向,不然自家汗阿玛不会让自己提前迁移铁岭和开原的妇孺,只留下男人。
只留下男人的意思,就是需要在必要的时刻进行抢收。
大金的家底代善知道,自从几个月前和朝鲜的贸易断绝之后,大金的粮食基本在红线上下浮动。
之所以还有浮动的空间,也是因为大金走科尔沁的路子,从喀喇沁那边高价买粮得来的。
至于买粮的银子?既然不准备入主辽东,那么生活在大金境内的那些汉人士绅也就不需要被体恤了。
正是从他们身上搜到的带血银子,才帮助大金撑到了现在。
只是现在看来、明军连秋收的机会都不准备给他们。
瞧着调兵的架势,显然是要在秋收开始之前就要动兵,而如果明军要在秋收之前动兵,那大金一切的计划都需要推翻重来。
只是这计划与自己无关了,自己眼下只需要负责妇孺的迁移就足够了。
想到这里、代善呼出一口浊气,并攥紧了手中的马缰,呢喃道:
“这一战打完,也不知道还有多少儿郎能活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