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来说,朱由检虽然比不得诸将,但别忘了、诸将能获得的功劳,都是建立在他的调动下。
在朱由检没有调动兵马前往西南的时候,没有人相信奢崇明会叛乱。
然而事实就是他不仅叛乱了,还成功带动了西南之地的土司一起叛乱。
眼下叛乱依旧没有结束的迹象,或许朱燮元还需要在贵南忙上一段时间。
诸将不语,皆是因为不知道怎么开口,而朱由检作为复辽总经略,可以说开了先河。
若是说大明宗室子弟、亲王、皇帝领兵,并非没有先河,不管是明初的塞王、还是之后的朱瞻基、朱厚照,都是例子。
就年龄来说,朱瞻基十三岁就被朱棣带在身边南征北讨,十五岁亲自统领铁骑追击北虏,这已经算是英雄少年的代表了。
但如果论职位高低,朱文正无疑是宗室表率。
朱文正跟随母亲投靠叔叔朱元章时,不过十几岁,但是却勇勐善战,让诸军将领都不敢小瞧他。
之后朱元章准备攻打集庆(南京)时,朱文正更是一马当先,在二十岁的时候拿下了集庆,因战功被升为枢密院同佥。
五年后,朱元章又改枢密院为大都督府,任命枢密院同佥朱文正为大都督,节制中外诸军事,而此时的朱文正不过二十五岁。
与之相比、朱棣二十五岁的时候,不过统兵万余,在北平练兵呢。
然而这下好了、朱文正的记录要被朱由检给超越了
“沙盘在此,诸位有什么想法皆可以畅所欲言。”
会厅内,朱由检主动开口,并没有因为自己过往的功绩就轻慢诸将,而是虚心纳谏。
说实话、他并不认为以他眼下的水平,能决定这么大一个战役的走向。
明金双方、仅正兵就四十万人,这样的规模、放在整个军事历史上也是值得浓墨重彩的一页。
朱由检之前是指挥几十万大军各自南征北战,但那是遥控指挥,实际上的统帅是朱燮元和熊廷弼。
眼下来实际的了,他可以提出意见,听取意见,但是不能一意孤行。
因此、当他扫视会厅内众人的时候,终究还是熊廷弼率先开口道:
“依我所见,重兵应该放在沉阳,分为两路。”
“一路攻打铁岭、开原,收复北部辽东长城,一部走浑河向东,收复抚顺。”
“如果能在这个基础上,再收复萨尔浒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