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许下,自家这位齐王居然敢玩的这么大。
一下子就整顿了四大宗藩里面的两个大藩,并且从地方的反应来看,效果似乎不错。
不过、这一动,便引得大明近三百位亲王、郡王上疏了。
魏忠贤瞥了一眼那堆积如山的奏疏,咽了咽口水,不敢想象皇帝需要面对多大的压力。
只是不等他多想,朱由校就开口道:
“这些奏疏里,同意革新的有几位?反对的有几位?”
朱由校一开口,魏忠贤立马低下身子回应道:
“三百零七位亲王和郡王,一共有二百六十五位上疏,其中七十二位赞同革新,一百八十四位隐晦的反对,九位亲王则是常态的向万岁您请安。”
他的话说完,但朱由校并没有回应,而是将手中的信揉作一团,丢到了旁边的蜂窝煤炉之中。
他看着蜂窝煤炉将纸团烧成灰尽,直至不起一点火光后,才开口道:
“外廷没有动静吗?”
“有一些”魏忠贤小心翼翼的回应道:
“底下人探了探消息,万岁您辍朝这几日,各党文臣来回走动,似乎都在为齐王殿下裁撤三镇兵马,又整顿卫所,革新宗室的举动而走动。”
“具体的消息没有探查到,南镇抚司应该在探查,不过锦衣卫革新后,东厂就”
“行了。”朱由校忽的开口,魏忠贤当即吓得立马跪在了地上。
他之所以要提东厂和锦衣卫,就是想隐晦提醒皇帝,东厂是节制锦衣卫的,而眼下锦衣卫似乎已经没有人能约束了。
只是他话都没有说完,小心思就被皇帝看了个明白,于是才不带一丝犹豫的下跪。
“该做什么,该说什么,日后好好思量一下”
“是是是、奴婢日后一定好好思量。”
朱由校面色如常的打开了其他奏疏,而魏忠贤也连连点头。
“去传李若涟、崔应元来养心殿。”
朱由校处理了几本奏疏,突然对魏忠贤开口道。
“奴婢领口谕。”魏忠贤见状便起身,随后作揖、毕恭毕敬退下。
过了半个时辰,乾清宫外响起了脚步声,三道身影走进了乾清宫,来到了养心殿门口。
“臣参见万岁,万岁圣躬安”
被宣来的李若涟和崔应元纷纷开口,作揖行礼。
“进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