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有叛军!淮西有贪官污吏!东北有建虏!”
“这算什么!?这算什么?!”
十月十二日,顺天府皇宫,养心殿内、朱由校用攥紧的拳头重重砸在龙桉上,吓得殿内所有太监纷纷跪下,连魏忠贤也是一样。
在龙桉下,是南镇抚司指挥同知的崔应元,以及监察司的卢剑星。
见皇帝不说话了,崔应元当即开口道:
“万岁、臣查了一下档桉,发现这段堤坝,是前任宿州县令施惠、灵璧县令周朝所修筑。”
“臣以为、当派缇骑,请孙总兵派兵协助,捉拿两县所有官员和胥吏!”
“还有呢”朱由校阴沉着脸,显然对这个提议不满意。
几十万百姓受灾,要让他们活到来年秋收,这是一笔很大的开销。
眼下山西三镇还在裁撤,西南又在用兵,辽东也需要稳住局面,哪里都需要用钱粮。
这几十万百姓所需,远远超过孙应元的估计,甚至需要花费上百万两银子的物资来赈灾。
“还有”崔应元额头渗出冷汗,而这时乾清宫门的净军太监快走进殿,对养心殿的朱由校作揖道:
“万岁、叶阁老闻黄河决口的原因后,特来求见。”
“宣!”朱由校深呼吸两口,随后拿起一本奏疏。
这是朱燮元想请两广援兵的奏疏,朱由校想也不想便批了红,在下方备注道:
速速平叛,勿让叛军扰吾之子民
备注结束,他将奏疏放在一旁,而这时叶向高也手持笏板走了进来。
他一进来后,朱由校便开口道:
“宿州、灵璧一事,吾准备让南镇抚司着手,贪赃官员胥吏纷纷抄家斩首,田亩交由御马监南场。”
好家伙
一进门还没坐下,就听到朱由校想法的叶向高心头一紧,紧接着作揖道:
“万岁要如此自然是可以的,但眼下的耽误之急是赈灾。”
“老臣以为,当调凤阳府、淮安府、扬州府、应天府等地的常平仓官粮前往赈灾。”
“老臣看过了,这四府之地,有常平仓粮一百二十六万石,足够让灾民渡过冬季。”
“至于开春之后、当请御马监南场调种子、农具给灾民,再从浙江和江西调常平仓粮二百万石。”
“如此一来、便能让二县三十多万百姓安然渡过明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