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丽江府内嚣张一下,但是有了明朝皇帝的支持后,他们在乌思藏东部开矿可是开的不亦乐乎。
每年只需要承担两千两银子的贡赋,剩下的银子都是自己的。
以至于有的时候木府都觉得亏欠皇帝太多,因此积极向大明捐饷银、战马,多次派士兵帮助朝廷征战,成为全省土司之首。
即便木氏之后投清,朱由检却也并不觉得奇怪。
捐饷、捐马、派兵,最后还被明朝官员歧视,换谁也受不了。
君不见贵州土司只是被欠饷几个月,就被怂恿造反了,相比较下,木氏简直是忠心耿耿。
因此、了解一切的朱由检只能叹了一口气道:
“哥哥不用担心木增,木增和丽江木氏对我大明有益。”
见自家弟弟都这么说了,朱由校只能皱着眉转头对魏忠贤道:
“命司礼监起草圣旨,授封丽江知府木增中宪大夫,袭职云南布政使司右布政,命其喝止乌思藏诸部内斗,再命乌思藏、朵甘各万户所调兵归木增统辖,移驻北腾州,有违令者,断绝茶马互市!”
“奴婢领旨”魏忠贤应下,心中咂舌不已。
断绝茶马互市,这可是要乌思藏各部土司的命啊。
一旦茶马互市断了,乌思藏每年最少要因为缺少茶叶而病致死数以万人。
这条旨意一下去,估计最先着急的就是正打的不可开交的藏巴汗和格鲁派,以及十教王和各大万户所。
或许在后世人看来,不就是茶么、不喝就是了,但对于这个时代的藏人来说,没茶就等于没了水,只有患上皮肤病而痛苦死去。
这是藏人最害怕明朝使用的一个手段,也是明朝为什么没有驻兵乌思藏、乌思藏和朵甘、俄力军民府等地藏人却老实了两百多年的原因。
这手段之厉害,朱由检听到后也不禁起了心思。
如果真的能调动足数的藏兵,即便不多,那么在战后也能为大明所用。
这个概念可就大了,哪怕一战过后只有几十上百的藏兵活着,但只要给他们授予大明的官职,让他们统领兵马,那么到时候解决乌思藏的实控问题就简单多了。
说白了藏人窘迫是因为小冰河低温期,导致河谷无法养活太多人,因此藏人的人口一直维持在百万上下。
但如果把他们迁移呢?比如迁移到西域,用活佛对付已经绿化的西域,这办法可比让汉人和道统去解决西域要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