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满桂所开垦的辽河中下游平原,三年才能开始收获粮食,五年才能让土地产量和辽南一代的比拟。
在这个生产力底下的年代,哪怕配上足够的耕牛和农具,刀具,十万百姓一年最多也就开荒二三十万亩。
而这二三十万亩的代价,便是每三个月最少二石粮。
十万人,五千耕牛,三年顶多开垦五六十万亩田地,但需要吃去二百四十万石粮,六千石盐,平均每年吃八十万石粮,二千石盐。
这是什么概念?大明目前一年的田赋,经过朱由检麾下御马监的交田赋,才勉强可以达到两千八百多万石田赋收入。
等于说、每年需要拿出三十五分之一的财政收入,才能在三年后得到五六十万亩田地。
如果是一百万人开垦,三年后也才能得到五六百万亩耕地罢了,但却要在三年消耗两千四百万石粮。
哪怕按照军屯,与御马监七三分,那也需要交二十年才能交足朝廷花出去的粮草。
如果是一个脑子正常的封建王朝官员,都不会觉得这是一个划算的买卖。
毕竟这是二十年,相当于正常封建王朝十五分之一的寿命了。
换做平常,朱由检也不愿意去做这种买卖,但架不住朱由检知道一件事,那就是陕西会连续十几年大旱,其他地方也会遭遇。
一省之地、除了靠近水源的田地或许可以收获到粮食,其他田地只能可怜的干裂。
不让他们叛乱,只有赈灾,既然要赈灾,就要养他们十几年。
既然如此、还不如直接迁移去外地,发粮食给他们开垦新田亩。
苦三年、总比苦十几年,甚至亡了天下要好!
况且、眼下是大明唯一向外迁移百姓的机会,这机会可以说只有五年。
天启七年开始陕西便要大旱,而后陆续扩散,粮价飞涨,而眼下陕西粮食不过四文一斤。
以大明的田地数量,每年所耕耘的粮食是十数亿石的数量。
哪怕不花银子买,但只要解决近九千万亩军屯田,哪怕按照七三分,再交赋税,一年也有四千多万石。
这些粮食、除去运送损耗,能运到北方的也有三千万石。
只要皇兄支持他的计划,大明可以在裁撤天下卫所后,天启七年以前,维持每年长城以外三四百万的开垦人数。
时间不等人,朱由检等不了那么多,因此在简单的盘算后,他便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