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此之外、抵达辽东后,按照客军十五两一年计算,第一个月的客军援辽军饷是四万六千二百五十两,一共是七十一万九千六百五十两。”
说到这里、李汝华又道:
“这是内帑需要出的银子,另外户部需要从太仓调十五万石粮,三万斤肉干,六万张饼等东西,需要支出七万三千四百两。”
“太仆寺需要拨马价银十六万两,给予山西三镇援辽后,当地营兵购买军马所用。”
李汝华洋洋洒洒,开口便是近百万两的支出,而这只是调动三万六千人的支出罢了。
虽然这其中有近五十万两是军饷,但数额也相当不得了了。
相比较之下、朱由检麾下的十六卫军和十三营,便有点后娘养的感觉了。
不过、这么一笔银子的支出,确实对于大明财政是一种挑战。
首先便是说出这笔银子的李汝华直接开口道:“户部的七万三千四百两,这笔银子户部拿不出来。”
“上月二十九,户部已经押太仓和外承运库的所有银子前往西北四镇和大宁三卫了。”
“因此、这笔银子,需要从兵部”
“这笔银子兵部也拿不出来。”不等李汝华开口,兵部尚书崔景荣便拒绝道:
“兵部的银库早就空了,五军都督府的军屯籽粮一直没有运往兵部,兵部派人去问,他们说因为顺天府和永平府裁撤,因此五军都督府已经入不敷出。”
“因此、兵部也没有了银子,所以依我看,不如从工部的节慎库,调班匠银填补。”
崔景荣一开口,所有人便把目光放到了工部尚书王左身上。
只是王左见状,便咳嗽道:“前些日子,大宁三卫筑城这件事情上,已经用光的工部的节慎库,因此工部实在拨不出银子。”
“那礼部和吏部、刑部呢?”叶向高闻言,无奈看向了这三部的尚书,却不想他们也是摇头。
这时倒是高攀龙这嘴炮作揖道:“既然六部都没有银子,不如请万岁发内帑救急?”
文臣让皇帝拿私房钱救济国库,这也就是大明朝才有这种事情了,而且还是常态化。
换做唐宋和元清,估计高攀龙很难活到明年去。
然而、众大臣却习以为常了,纷纷点头,只有叶向高则是紧皱眉头。
合着羊毛薅来薅去,最后薅到了皇帝的身上?
这群家伙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