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遵化卫指挥使。
“私房钱?你一指挥使,把私房钱放在卫指挥使府的银库中?这明明就是遵化卫的钱粮,与你何干?”
说罢、满桂对军卒道:
“带他下去,送他一家前往京城,交给成国公府。”
“遵命!”两个军卒得令后,第一时间堵上了这人的嘴,随后带着他的一家人走出了卫指挥使府。
至于满桂,他则是对千户道:
“这已经是抄旧万历十二年的了,估计他们自己都不知道眼下遵化卫有多少军屯田。”
“准备丈量田亩吧,我们只有一个月的时间。”
“标下领命!”千户作揖,随后带着教习走出了指挥使府。
这样的场景、在顺天和永平不断发生,与此同时,处于大明权力中心的群臣也在几天后知道了顺天和永平发生的事情。
不过对于文臣来说、军屯田是五军都督府,也就是勋贵的事情,与他们何干?
倒是军屯田的裁撤,户部不仅能从御马监那里收到赋税,还能让国库充盈。
这国库一旦充盈、那么就有理由、有条件向皇帝提出减免田赋、免除辽饷的奏疏了。
对于他们来说、没有比这更好的消息了。
不过、他们也不是没有担心的事情,正如眼下,他们唯一担心的,就是蓟镇被更换的事情。
但很快、这事情就被朱由校用另一则手段吸引了眼球。
“万岁、臣东阁大学士孙如游请辞!”
二月初九,文华殿之上,伴随着孙如游站出请辞,所有人心中都怀着嗤之以鼻心情。
孙如游这厮、已经连续请辞十三次了,没有一次被同意。
所有人都认为,可能这次和之前几次也就一样罢了。
然而、这次坐在龙椅上的朱由校却开口道:
“方阁臣和孙阁臣的请辞,吾已经批红了,另外方阁臣上奏启用叶少师的奏疏,吾也批阅了。”
“刘阁臣”
朱由校一席话说出,瞬间所有人都愣了一下,包括被他喊道的刘一燝也愣了一下,随后才站出来道:
“臣在”
“加封方阁臣为太子少保、孙阁臣为太子少师,另赐白金百两,彩帛四件,表里大红坐蟒一件,派遣行人护送二位回乡。”
朱由校不经过一丝讨论,就批准了方从哲和孙如游的辞疏,并且连加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