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如何能处理奏疏?若是五殿下年岁日后大了些,又该如何?”
“亲王处理奏疏,并非没有。”袁化中安慰刘一燝道:
“当年景皇帝便帮英宗处理,孝宗时,也偶尔会让兴王处置,往前推十数载,神宗时也曾让潞王处理奏疏。”
“我大明留京亲王处理奏疏并不是个案,季晦兄不用太过担忧。”
“更何况,先皇驾崩时,也是五殿下扶持万岁继位,五殿下贤王也。”
袁化中的看法,是当今大部分文官的看法。
虽然他们都觉得朱由检又是掌兵权,又是查阅兵部奏疏,这样的举措有些过火。
但由于老朱家这方面做得过的前辈太多了,远的不说、便说万历皇帝和潞王。
当年潞王就藩,不经过兵部和内阁、万历皇帝,就直接调动了沿路兵马,这罪过可大太多了。
可大臣们弹劾潞王时,万历皇帝却充耳不闻,叫众人好生失望。
朱由检比起兴王、潞王,可以说好太多了。
既不盘剥民脂民膏,也不给文官找罪受,除了某些时候出面参与朝政,其他时候都是以朱由校弟弟的身份陪同处理奏疏。
唯一值得诟病的,还是燕山大营的七卫一营一事。
“唉”想到这里、刘一燝叹了一口气,继续处理起了奏疏,而与此同时、刚刚回到勖勤宫的朱由检刚坐下没有多久,就见到了送兵部奏疏前来的小太监。
“殿下、这是今日兵部的奏疏,您请阅”
小太监在勖勤宫正厅门口递出奏疏,王承恩也下意识想去接过来,不过朱由检却突然开口道:
“今日就不在勖勤宫用膳了,皇兄用膳没有?”
“万岁尚未用膳,不过御膳房已经做晚膳了。”小太监老老实实回应。
“那摆驾去乾清宫,去蹭一顿饭,刚好处理一下奏疏。”闻言、朱由检就笑呵呵的叫王承恩准备车辇。
王承恩见状,收起了兵部的奏疏,随后叫人准备好了车辇。
等朱由检换了一身亲王的绯色常服后,便坐上了车辇,带着王承恩和司礼监的小太监往乾清宫赶去。
两刻钟过去、等车辇抵达乾清宫门的时候,朱由检明显察觉道,宫门两侧的净军数量比以往多了一些。
他偏过头去,看向小太监问道:
“乾清宫门的净军怎么变多了?”
“回殿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