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入文华殿亲口将淮北惨案说给阁臣你听!”
“!!!”听到杨涟的话,所有人心头一悚,没想到杨涟居然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找到淮北百姓。
“怎么回事?他们不是说已经封锁了淮安府了吗”给事中姚宗文额头渗出了汗珠,而方从哲也察觉到了杨涟真的不是在吓唬人。
“万岁、臣想请淮安府邳州县武河镇的茂才杨璐入宫亲口说出淮北大饥的真相!”
杨涟转身对朱由校作辑行礼,声音隆隆。
至于朱由校、他喜怒不露于面,只是微微颔首道:“准”
见状、旁边服侍的王安就命人前往东华门,要接杨璐等人入宫。
不知怎么的、这一刻的朱由校,便是朱由检自己都有些害怕面对他。
不过当朱由校才反应过来,看到朱由检沉默的模样后,便勉强挤出一个笑容道:
“吾不是在恼怒弟弟,而是在恼怒这朝堂闹剧罢了。”
“那就好”朱由检勉强挤出一个笑容,而朱由校见状也笑了笑,随后转头的瞬间脸色再度恢复了平淡。
朱由检看着这一切、只能在心底叹气道:
“自己那个皇祖父,教授帝王之术上,还真的教的不错。”
“只可惜、他自己怎么办不把这些事情摆平,反而留给我们了”
长叹一口气,朱由检便把注意力放到了文华殿之上。
这一刻、所有人都沉默了,脑中飞快的转动着,想要知道接下来应该怎么做。
倒是朱由校、不喜怒于色也就罢了,反而拿起那些弹劾东林党的奏疏,一本本的翻阅了起来。
只是这样的平静维持了没多久,就在值守太监的唱声下被打破了。
“南直隶淮安府邳州县武河镇的茂才杨璐杨功成请求入殿”
“准!”朱由校啪的一声合上奏疏,而这个时候、百官们也纷纷看向了文华殿门口。
只见换了一身绸衣道袍的杨璐走进了文华殿内。
道袍、这是明朝中后期开始流行的一种形制的宽松日常服饰,大多士子基本都穿着道袍,头戴四方平定巾,而杨璐也是如此。
作为一个秀才,尽管在地方上或许算是有些功名,但在这遍地都是六品以上官员的文华殿中,他显得十分紧张、局促。
朱由检没有办法、毕竟杨璐是自己的人带出来的,因此对他道:
“茂才杨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