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叹了口气:“这宅子,以后怕是要闲着了,在江宁隐居八年,原本已做好在此终老的准备”
李牧道:“想在此终老,您老怕是难了,如今天下正是多事之秋,既然出山了,以后怕是再难闲下来。”
秦嗣源笑着摇摇头:“是呀!过了八年清闲的日子,大概把我这一生的福分都享完了,以后有的忙了。”
说着抬头望向北方,仿佛闻到了那股从北方传来的风云激荡与铁血的味道。
从秦府回到家中,又过了两日,一切准备妥当,画舫启航,驶出江宁,沿长江向东,正式开始出游。
与此同时,为了抓住东南大乱和杭州之变的机会,李牧在东南的布局也悄然展开。
危机危机,危中有机,有危险便有机遇。
方腊造反,杭州之变,东南大乱,对武朝自然是危机,甚至造成东南糜烂,这一点连李牧也改变不了,他的势力尚在发展,个人在这种大变局前影响有限。
既然改变不了大势,那就要瞅准时机,在其中尽可能汲取好处,发展壮大自身实力,成长为能影响局势的力量。
而这次东南大乱,就是遴选人才,快速扩张财富的好机会。
尽管,竹记很赚钱,目前仍在迅速扩张,未来一段时间会越来越赚钱。
但,毕竟是一家新成立不足两年的商行,底蕴有限,想要扩大生意,开辟各地的市场,就需要开拓商路,打通各种关节,大幅扩充商行规模,吸引各种各样的人才,这些都需要花大钱。
竹记推出了那么多新商品,虽然极受欢迎,利润极高,大部分都用来新建工坊,打通各地商路,扩充商行规模上了。能抽出来让他自由使用的利润,也就四五十万贯而已,未来几年,大概也是如此。
直到彻底完成各地的扩张和布局,才能抽出大部分利润,发展其他方面。
这对李牧来说有点慢了,如今北方局势越来越复杂,他不得不未雨绸缪,在经营商业的时候,武力也不能落下,各种布局也要提前落子,这些都需要大量人才和金钱。
东南大乱,对他来说是一个不错的机会,只要完成几个既定的目标,他手中便有足够的财力和人力加速发展。
事实上,早在几个月前,李牧便开始通过竹记和龙门镖局布局这件事,在东南各地安排人手,特别是在杭州湾外海的小岛上,利用水运发达,交通便利的优点,花了三十多万贯,以粮商的名义,采买了巨量的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