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一个正统的读书人,还取得过小小的功名。当时苏家远没现在的规模,老太公苏愈才能与宁毅爷爷结交,在当时恐怕作为商人的苏愈才是高攀的那个。只是后来苏家生意越做越大,宁家渐渐家到中落,差距越来越大。
认真说起来,便是宁毅的父亲,年轻时也享受过几天阔气的日子,但却是那种败家子式的书生。
宁毅双亲走的太早,根据小时候不多的记忆,宁毅爷爷还是留下一些家底的,最起码祖宅还在,宁父却是典型的败家子,明明家道中落,却还养成了一副纨绔子弟的性子,志大才疏,花起钱来大手大脚,说是读书人,也没什么学问,一辈子也没取得什么功名。
这样,原本还有点底子的宁家,很快被他败光了。宁家的祖宅并不在这里,只不过被宁父卖掉了,这才迁来这胡同里居住,从此生活一落千丈。
宁父年轻时花天酒地,家产被败光后,受不了落差,又是郁郁寡欢。但是,偏偏宁父又读过些书,虽没有什么学问,却自视甚高。
如此在身体精神两方面的折磨下,落了个早逝的下场。
宁毅就比较倒霉了,自他记事儿起,就已经住在这里了,家产也早已被他父亲败光,一天好多日子也没过上。
小时候他也显得并不怎么聪明,以读书人自居的父亲,总算不好意思让儿子成为文盲,从小也送他去私塾读书。
只是从小没过上好日子,自然也没养成文人的傲气与风骨,不然也不会答应入赘苏家。
用钥匙打开房门,李牧和小婵走进小院,里面除了一些落叶,倒是挺干净的。没有院子长时间荒废后,满院杂草产生的荒芜感。
这还要多亏苏檀儿,知道这是他以前的旧居,每过一两个月,就会安排丫鬟仆人过来收拾一番,清除杂草,打扫枯叶。
李牧在院子里转了一圈,小婵那边头上包着头巾,手里拿着抹布和扫帚,已经里里外外的开始打扫了。
走进屋子里,李牧随意看了看,根据记忆,从床下拉出一个陈旧的小木箱子。
打开看了看,里面倒也没什么,都是一些小玩意儿或者童年玩具,看起来破破烂烂,和废品无疑,倒是有一定的纪念意义。
李牧在里面翻了翻,果然,翻出几小块散碎的银子,还有一百多文铜钱,这是他以前故意藏起来的,应付一些急用。
箱子里还有一些破旧的书册,其中竟然还有一卷千字文,里面还写满了注解,大概是小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