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的时候,差距可就彰显出来了。
带编制退休,拿的是退休工资,若是在退休之前能拿到正高的职称,那么退休后的退休工资怎么着也有个五位数。但合同制退休后,拿的却是社会统筹的标准,满打满算,过不了四千块。
要是退休后最多活个三五年倒也罢了,可就算按照平均寿命来计算,退休后也还有十六七年好活,一年损失便是七八万,十六七年算下来,那损失可是妥妥地过了一百万。
理想归理想,现实是现实,那老顾有家有口的,这么大的损失,他不可能不犹豫。
迟翔那边倒还好,虽然有机会获得编制,但毕竟还没到手,所以放弃了并不觉得有多可惜。再加上人年轻,有股子闯劲,因而来到江北跟杨兮吃过一顿饭后,第二天回到家便向医院递交了辞职报告。
他所在的那家中医院的大院长也是名外科医生,更是一名杏林园的忠实用户,因而,当他听说迟翔辞职的真实缘由是要去投奔杨兮的时候,二话不说,立马就在迟翔的辞职报告上签下了同意二字。
而且,那位大院长还给予了迟翔特事特办的待遇,不必默守陈规非得留下一个月的工作交接时间,把床上的病人安顿好了,随时可以走人,但有个条件,你丫得答应老子,等你跟杨医生混熟了,必须把他带来咱们医院做几台示范手术。
杨兮点过头的人,在高勇那边自然没话说,而武院长也迫切地希望杨兮能多教带出一批外科人才来,所以,对肿瘤外科的选人用人上基本上把权力下放给了高勇。
因而,迟翔在那边办妥了离职手续后,连向东在这边也就帮迟翔把入职手续办了个七七八八,只等着下周一迟翔到岗之后,在聘用合同上签个字也就足够了。
六名医生,三十张床,不加床的话还能应付,但这要是把走廊加满床的话,还是一个忙不过来的结果。
人手不够虽然是个大问题,但还不致命。
致命的矛盾则在手术设备上。
没错,腹腔镜,和胸腔镜。
或者二合一,一套胸腹腔镜。
市立医院的胸外科对胸腔镜的掌握程度本来就很一般,使用率也不算高,花了大几十万买来的一套设备基本上处于吃不饱的状态。按理说,有肿瘤外科替他们分担一些成本,这本来是双赢的事情。
可是,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