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当然最后的结果还是挨揍。
随着自己年龄逐渐增长,武艺越发成熟,阿爷也就不这么练了。
倒不是老人体力衰迈或者心疼孙儿不忍再打,而是说没有继续练下去的可能。
有一次阿爷和自己交手时,两条木棍交接,随后两条棍棒同时折断。
阿爷明显是愣了一下,就在自己以为做错了什么不知所措时,阿爷却是一把抱过自己哈哈大笑,笑着笑着又哭了起来。
那位铁骨铮铮的老人,很少能看到他流泪。
但是在那一晚,却是他拍着自己后背哭着说着什么徐家后继有人之类的话。
也是从那晚以后,阿爷放弃了那种操练模式,改为训练其他的。
原因就在于,基础实力方面,两人已经拉不开档次,训练没了意义。
还记得祖父某次酒后对自己说过,哪怕是他老人家当年极为壮盛时,身体素质也就是自己现在这样。
凭借这等钢筋铁骨足以马踏天下,打得四方豪杰低头束手。
再加上徐家的玄甲骑兵,五湖四海哪里不是任自己驰骋?
当年乱世中多少名将豪杰,徐敢一条马槊逐个会过来。
其中也有些绝顶高手,或神力无双或出手快如闪电,可是到徐敢面前,也最多就是占到点上风,不会出现这种绝对凌驾的情况。
难道是自己的本事远逊于祖上,给徐家丢了脸?
徐乐打死都不信这个观点,自己的武艺乃是祖父一腔心血打造出来的,不说是强爷胜祖远超前人,至少不会输给几位能征善战的先人前辈。
要说宇文承基天赋异禀,比前朝猛将强出这么多,自己又从心里觉得不对劲。
倒不是说自己思想保守,认定今人不可能强过古人。
而是从之前交手的情况看,宇文承基再强,也没强到这个地步。
从江都到现在,这么短的时间,一个人的成长再快,也快不到这个地步。
再说这是练武不是读书或者修禅,再怎么顿悟也是在一个基础上沿着固定轨迹循序渐进。
这种过快的突破,怎么看都觉得不对头。
不过眼下这种情况,已经容不得自己仔细思忖考量情形。
宇文承基的大槊如同狂风暴雨从四面八方袭来,自己能做的,唯有拼力招架而已。
招架!没错,就是招架!自徐乐出世以来,所遇强敌不计其数,其中既有名震一方的军中好汉,也有成名多年的沙场宿将或者是绿林中成名多年的草莽豪侠。
但不管是谁,徐乐每次都能取胜。
就算是对方武艺了得甚至某个时间段内可以令徐乐处于下风,但是在交战过程中,场面上也是有来有往难分高低。
只有今天,情况变成了单方面的压制。
宇文承基施展出来的槊法算不上高明,单纯看动作的话,感觉就像是个初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