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
所谓名将也不是神仙,不可能完全凭空想象就能做出正确布置。
一个英明决策,必然是建立在足够的情报积累之上。
李君羡提供的瓦岗军情,就是自己决断的基础。
至少让自己知道了,对手是一支怎样的队伍,有怎样的长处,又有哪些缺失。
瓦岗军不是官兵,但是也不能因此就断定他们一定弱于官军。
其在阵战方面确实存在缺乏训练以及不耐苦战得短板,但是在战场上,是他们屡败官兵而不是被官兵所败,自然是有过人之处。
在徐乐看来,瓦岗军最为出色之处,就是:不依古格。
虽说他们中大多数人都经过鹰扬府训练,还有一些人本就是朝廷官军出身,但是自从成军之后从上到下都摒弃了传统的官兵战法而是用绿林战术作战。
有利则击无利则去,靠着自己弓马娴熟,机动灵活往来驰骋。
官兵需要阵而后战,战场上离不开步骑结合。
瓦岗军却是以山头为单位开打,进攻时可以悍不畏死,撤退时也该走就走绝不拖泥带水。
其单位小,指挥起来更为灵活便利。
正面战场拖延,另一路就去袭扰官兵后路断绝粮道。
官兵一旦分兵,就可能被绿林人集中优势兵力所攻破。
如果不分兵,又会陷入补给断绝又或者失守防地的不利处境。
哪怕是能成功驱逐这些绿林人,也伤损不了元气,等到官兵撤退,他们就继续杀回来,又或者袭扰其他地方。
这样往复几遭,官兵疲于奔命人困马乏,士气体力都无法维持,很容易就露出破绽。
一旦这个破绽被瓦岗抓住,接下来就是死路一条。
从这个层面看,瓦岗军和玄甲骑算是把骑兵的不同优势做到了极处。
玄甲可以看作具装重骑的巅峰,那么瓦岗军就是轻骑典范,把机动灵活攻敌必救应用到了极处。
不过要想做到这一步,也不是一件容易事。
玄甲骑摧阵破敌固然不易,像瓦岗军这种机动灵活的调度,也同样困难。
若是外行看来,多半以为这就是蟊贼草寇手段上不得台面,徐乐却很清楚,要想做到瓦岗军这种程度的调度以及战果,非名将手段不能为之。
也就是说,瓦岗军中那位被称为武侯再世的徐世勣,确实有着不输自己的用兵手腕。
正是在他的指挥下,这些绿林兵马才能做出这种行云流水般的调度配合。
之前是翟让自己的格局眼界有限,让徐世勣的才具得不到充分发挥。
李密入主瓦岗之后,他的战略谋划加上徐世勣的运筹调度,让瓦岗军得以一飞冲天,成就了当下的功业。
前些日子的攻击,多半就是出于徐世勣的指挥。
能够用小股弱兵把自己打得这么难受,这足以证明徐世勣手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