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的行为凶多吉少,但是到了这个时候,已经由不得他后悔或是改变主意。
倒不是说他不能全身而退,事实上凭借他胯下良驹以及身边这些足以托付性命的心腹,如果一心想要逃走,就没谁留得下他。
但是如果他真的落荒而走,那他也就不是翟让,不是这中原绿林成千上万好汉认可的草莽共主。
为王在前临阵在后,又算什么英雄?
徐乐的人马第一次完成阵前回转时,翟让就知道这次怕是遇到了硬点子。
阵前回转的难度不仅在于部队的指挥以及服从,更在于自身的手段本领,尤其是对于战马的驾驭。
虽然不是疾停或者直接转向,这种因势利导的调整,也不是容易事。
连人带甲那么重的分量,就算是那些积年惯匪,也知道这其中的危险。
战马转向搞不好就是人仰马翻或是马腿折断的下场。
能够如此从容调度,且不伤损马匹,绝不是寻常人物。
如果一两个人能够做到也就罢了,好几百人完成这种高难度动作,却没有一个人落马受伤,甚至连队形都不曾有四号变化。
单是这一个表现,就足以粉碎翟让的信心。
所谓行家伸伸手,就知有没有。
只这一下翟让就知道,不管甲杖还是训练配合还是自身技艺,自己这些部下,和对面的玄甲骑兵相比,相差只能用天壤之别来形容,根本不存在颉颃的可能。
这已经不是胜负的问题,而是自己这些老兄弟有几个人能活着回去的问题。
面前的对手,已经不是绿林人所能抗衡的强大存在,不管是当年的张须陀,还是不久前遭遇的骁果军,都不足与这支玄甲铁骑相提并论。
绿林人遇到这等情形,第一反应自然是逃之夭夭。
可是别人能逃,翟让却不能。
身为绿林盟主,便要有对应的心胸胆量,换句话说,平日里大家尊你为首图的什么?
还不是打掳之后能够公平分配财货,遇到危难时有人替自己舍命断后?
这个道理谁都懂,但是既然选了这条路就不能后悔,否则就没资格算作好汉。
天下间总有些人把名声看得比自己的性命更重,翟让就是其中之一。
正是因为这份胆识,才能让他得到无数豪杰拥护,瓦岗军迅速壮大最终成就这番基业,可以说与翟让这种心性脱不了关系。
可是同样因为这等心性,他今日注定命丧于此。
比起大多数绿林同道,自己也算是长寿。
翟让催马向前,风沙拂面打得他面颊生疼。
自他落草以来,无数次感受过这种疼痛,早已经习以为常甚至颇为享受。
毕竟每一次感觉来临,都意味着自己纵马挺枪驰骋沙场,去痛快的厮杀。
然而这样的日子,到今天就要终结了。
其实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