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坐镇洛阳,身边有段达、元文都、皇甫无逸等人辅佐。
后因瓦岗军兵势日盛,洛阳处境岌岌可危,杨广又令胡将王世充率领大军前往支援,协助杨侗守城抗击瓦岗。
在王世充入城后,以杨侗名义发布命令,集中河南各处兵力于洛阳一地,依赖高墙厚壁坚固城防以及手上规模庞大的隋军与瓦岗军形成对峙。
固然王世充无法战胜瓦岗,瓦岗军一时三刻也拿不下洛阳。
随着杨广死讯传来,王世充立刻拥立杨侗继位,年号为皇泰。
虽然这位皇泰天子所拥有的国土不过洛阳一地,手中的兵马也只有由鹰扬以及乡兵拼凑而成的十几万人马。
单纯从实力上看,可能是目前所有君王中,最为弱小的一个。
可是他拥有最为纯正的杨家血统,拥有问鼎皇位的大义名分。
民间对于帝王血脉的神化崇拜以及同情心理,让这个看似弱小的政权拥有着庞大的战争潜力。
毕竟眼下各路诸侯的基干部队,基本都是昔日大隋的鹰扬兵,领兵武将也是昔日杨家臣子。
谁也不能保证这些人里有多少是诚心反隋,又有谁是迫于无奈假意归顺。
面对大业天子的血脉,这些人能否诚心作战,又是否会突然倒戈,谁也不敢打保票。
而杨侗手下那些部队,或是出于对杨家的忠诚,或是被杨家人不幸遭遇激起了心中血性,几次和瓦岗交锋时,都能不顾性命咬牙厮杀。
说起来河南郡诸鹰扬府所辖府兵战斗力并不算出色,武装乡兵的战力就更为不及。
可是中原毕竟为汉家天下的发源地,中原百姓身上,依旧保持着汉家男儿的丰沛武德。
在他们的血性被激发之后,其战斗力丝毫不逊色于边军劲旅。
即便是瓦岗军在和他们野战的时候,也很占不到多少便宜。
既有都城又有劲旅,在天下之间还有广泛的潜在支持者,杨侗这个小朝廷的影响力远远超出其表面体量。
他或许没有能力一统天下,成为这场帝王之争的胜利者,但是绝对有能力做一个破坏者。
瓦岗军不怕杨侗和他手下的部队,但是作为合格的三军主帅,徐世勣绝不会让自己的军队陷入腹背受敌的不利处境中。
再说这次瓦岗军攻打骁果,既是为了消灭威胁,也是为了向天下诸侯炫耀武力为瓦岗军正名,让他们知道瓦岗豪杰不是一群只会打家劫舍的草莽,而是一支真正的军队。
要想达到这个目的,这一战就不光要赢,还要赢得彻底。
毕竟瓦岗军乃是当今各路诸侯里,唯一一支真正的平民军。
从成军到现在,瓦岗军从未得到过来自世家的任何支持,也没想过给哪个世家面子,或是和某个世家合作。
那些世家也很清楚,这些由饥民、强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