沛说得轻描淡写,她反过来安慰皇后,“能与阿娘休戚相关,荣辱与共,就当是给儿永不能以真面目示人的补偿了。至于难,谁活着不难?田舍翁春耕秋收,大将军行军跋涉,圣天子彻夜案牍,人人都难。相比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相比人命危浅,朝不虑夕,儿之境况,怎称得上难?”
她安慰起人来,巧妙至极,说的话,也同一个可靠的大人一般。
一个人怎能成熟得这么快?夏侯沛是她看着长大的,可就算这样,皇后仍觉得不可思议,但不能否认的是,这样的重华,让她觉得很是放心。
于是,皇后便道:“你长大了,可独自去住了,这几日便搬往含章殿罢。”
夏侯沛:“……”皇后欲起身,夏侯沛忙扑上去,抱住她的手臂,愁苦道:“儿没长大,离不得阿娘。”
皇后摸摸她还未束发的脑袋,道:“这是圣人的命令。你明日往太学请一日假,随我挑挑惯用的宫人。”既然要住处去,自然便要与长秋宫分开,如阿郑等自小侍奉的,自与夏侯沛一道走,其他还有一些殿外伺候的宫人也不能少了。还得令内侍省与掖庭送一批可靠的宫人来挑选。
刚刚因她那番话温情起来的气氛,随着圣人二字,又有冷下去的迹象,夏侯沛厌烦得很,她松了手,道:“今日圣人,为何发怒?”
皇后看了看她,也不瞒着,把事情缘由说了一遍。
夏侯沛良久无语,半晌,方道:“大约在阿爹心中,除了大郎,旁的都是外人罢。”既然是外人,自然是要防着的。
皇后道:“父可不慈,子不可不孝。”
这就是眼下的大情况。哪怕是装,也得装得孝顺。夏侯沛明白:“儿明白,圣人是我父,我自恭敬侍奉。”
白天被皇帝那一通胡搅蛮缠,晚上又是将存了多年的秘密告于夏侯沛,皇后眉眼间显出疲态来。
夏侯沛也不再闹了,松了手,扶着她起身,口上懂事地说道:“阿娘放心,儿知晓分寸。”
皇后低头看看她,眼中有一丝忍耐,有一丝愧疚,千言万语,都在心里,说不出口。她少有的脆弱,夏侯沛自是看到了,只以为是为当年之事,她没有说话,反是贴心地握紧了她的手,给予她安慰。
隔日,皇后便令内侍省与掖庭送了一批宦官与宫娥来。当时便教夏侯沛如何看人。
相由心生这句话,说得极为准确,一个人的内心如何,便会在他的面相与气质上显示出来。皇后教的细致,夏侯沛学得认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