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为精确。
就在徐离准备缓慢增加推力让飞机出一个着陆姿态的时候,此前一直相对稳定的气流陡然变化,飞机以一个难以控制的状态往着左边平飘过去。
此时,飞机剩余高度已经很小了,修正的空间极小,甚至在秦霄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徐离指间运动,在同一时间将左侧油门再往前推,右侧油门收回一点点,一瞬间就形成了推力差,竟是硬生生地将飞机从左飘的趋势中修了回来。
而且,徐离对于两侧油门的调整是镜像的,保持了对总体油门的增加,这样在修正飞机横滚的时候,依旧让飞机增加了俯仰,从而形成了标准的着陆姿态。
在着陆姿态出来的瞬间,徐离没有收回油门,而是保持住推力,让飞机自然接地。民航历史上跟徐离差不多操作的那个机组就是在最后关头收了油门,使得飞机快速下沉,最后飞机狠狠地砸在道面上,飞机断成了两截。
所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徐离算是吃了一个不错的红利。因为在飞行员的本能认知里,收油门接地就跟脱衣服睡觉一样自然。但是,这种自然而然的事情在这次着陆里确实致命的。
油门的增加虽然短暂让飞机形成了仰头的姿态,但是没有升降舵的配合,这样的姿态是无法维持的,所以飞机会在仰头姿态减小的情况下,开始逐渐下沉。
不过,这种情况下的下沉一般都是可接受的。
最后形成姿态到飞机接地也不过转瞬之间,秦霄这样水平的人根本就无法捕捉徐离在毫厘之间的精妙操作,就在稀里糊涂之间飞机接地了。
飞机接地的刹那,徐离也用尽最后一丝力气将油门收光。他已经没有劲再拉起反推了,索性直接说道:“交操纵。”
剩下的一切就全部交给秦霄了。
即便秦霄的水平不怎么样,但是徐离的着陆位置相当标准,根本就不需要如何修正,只要维持住滑跑方向即可。
而且,进近的时候,他们选择的自动刹车是最大档位的,飞机一接地,自动刹车生效,整架飞机就像是被按在跑道上一般飞快地减速。以致于在秦霄接过操纵,拉起减速板的时候,飞机的滑跑速度已经降低到了八十多节。
随着飞机速度减到几乎停止,秦霄没有打算再继续滑行,他早就忘了如何细致地使用手轮了,还是不要给自己找麻烦了。
等到飞机停下,秦霄倒是没有设置停留刹车,而是转头询问徐离的意见:“我们在这等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