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虽然是踩在别人的肩膀之上,但仅仅用了7个月就做到这种程度,又何尝不是一种巨大的成功?
“继续加力。数据正常吗?”
谷楸
叶舟的眼睛已经看不过来屏幕上纷乱的数据了,但在他的问题问出之后,所有的监测人员都注意向他汇报。
“温度正常!”
“喘振点正常!”
“压力正常!内结构正常!”
“进气正常!”
“尾喷管和壁温正常!”
一切正常。
在50吨推力的工作状态下,祁连发动机的表现甚至不能用完美来形容,而应该是,无懈可击。
屏幕上的数字仍在缓慢攀升,而这个数字攀升的速度根本就没有任何波动。
推动操作杆,数字立刻上升。
在某一个瞬间,操作员甚至怀疑,如果自己把操作杆直接推到底,这台祁连发动机的推力,会不会也立刻顺畅丝滑地飙升到一个让所有人都无法想象的高度?
“现在冗余载荷有多少?”
“压力50%,温度50%,但是我们没办法顶到极限载荷去测试,太危险了,我们要预留20%的冗余。”
一边说着,操作员一边继续推动操作杆。
推力数值上升到60。
GE-9X的推力同样达到60,但相比起祁连,它的推力攀升速度已经开始了下降。
“GE-9X快要到极限了,喘振点开始增多,叶尖振动也加快了,钛合金材料的强度还是不如我们的新材料。”
“祁连也开始出现喘振点了......但是范围还可控,感觉跟GE-9X在30吨推力下的表现差不多啊。”
“确实......应该是材料的加成,工艺上我们没有超过他们的地方。”
“看来叶工抓主要矛盾是抓对了。上70吨了,艹,GE-9X要不行了。”
说话间,GE-9X传递过来的数据已经全部告警,温压接近警戒线,振动达到危险区,叶舟紧急叫停了隔壁试车台试车。
但这个时候,GE-9X的试车情况已经没有人在意了。
因为祁连,已经突破到了一个全新的领域。
推力76吨,并且还在稳步上升。
操作员回头看向叶舟,开口问道:
“叶工,马上到目标值了,还要继续加力吗?目前发动机表现.......一切正常,感觉都没使上劲。”
“继续加力吧,上100吨!”
操作员点点头,拿起手边的电话通知应急处置小组做好准备,随后继续缓慢而坚定地推动操作杆。
80吨。
祁连轻松地跨过了这条界限,各项数据开始发生波动,但仍处于绿色阈值之内。
90吨。
温压冗余量全部低于35%,数值波动范围增大,发动机工作状态开始发生变化,首先出问题的是进气口,按照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九月酱 作品《科技巨头从人生模拟器开始叶舟》第二百零五章 峰值推力,121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