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有关应龙EDA的任何消息,这目前在公司内部已经设置成绝密信息了。”
“另外,这个电话之后,还会不断有别人给你打电话,辛苦你接一下,今天就熬熬夜吧----可能要通宵。”
叶舟心里咯噔一下,他第一次直观地感受到华记公司的工作风格。
虽然外界传的华记就像个血汗工厂似的,但不可否认,当他以客户的视角来看待这种风格的时候,心里其实是爽的不行的。
谁能拒绝一个当天看产品,当天就追着你要把钱付给你的公司呢?
谁能拒绝一个免费提供第三方律师咨询的公司呢?
华记在客户服务这一块,确实是做到极致了。
而那种所谓的狼性文化,恐怕也是在刺刀见血的竞争之下迫不得已的策略。
这种策略,在应龙EDA面世、乃至后续的亚纳米级别晶圆制造工艺面世之后,应该是会逐渐消亡的。
至于其中的原因,只用一句话就可以概括了。
攻守易势,寇可往,吾亦可往。
挂断了电话之后,叶舟已经完全没有了睡意,他这时候才想起来刚才的电话里忘记了问具体的预付款金额,不过连陆旭都说出了“数额比较大”这样的话,那说明肯定是小不了。
他站起身走到厨房里冲了一杯咖啡,看着摆在一边的空杯子,又手贱地用勺子去敲了一下杯柄的位置,不出所料,原本坚固的马克杯碎成了渣渣。
正当他唉声叹气地收拾碎片的时候,电话又响了起来。
“喂,您好?”
“您好,叶舟同学是吧?我这里是深城国资委的.......”
打来电话的人身份高得让叶舟吓了一跳,对方说了一大堆鼓励的话,最后再次强调了一次保密原则,叶舟连声保证之后,对方客气地挂断了电话。
紧接着打来电话的是叶舟母校的校长,他以朋友的身份跟叶舟卡点聊了十分钟,约他到学校里见面相谈,据说主要目的是负责保证叶舟的心理健康。
最后,仍然是以保密的叮嘱结束了电话,挂断不到5分钟,电话接着响起。
......
在这一个晚上,叶舟总共接了不下二十通电话,全部都来自于相关部门的高层,应龙EDA引发的轰动效应远远超过了他的想象。
但与之相对的,这种轰动被严格地用特色的制度约束在有限范围之内,每一个打来电话的部门都是出于他们各自的职责,而非收到泄漏的消息来拉拢叶舟。
所以同样的保密规则,叶舟也听了二十几次。
一直到早上六点多,在最后一个电话的发起人告诉他“我是最后一个人,你可以好好睡一觉了”之后,叶舟才扑倒在床上沉沉睡去。
失去意识的前一秒,他的脑子里还一直盘旋着关于晶圆制造工艺的事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九月酱 作品《科技巨头从人生模拟器开始叶舟》第十二章 不停歇的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