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能有多大。甚至可以说,应龙的算力是无限的......”
所有人都倒吸了一口凉气,但随即又有一个问题浮上了他们的脑海里。
要这么大的算力,有什么用?
如果是针对现在的集成电路规模的话,基本上企业用的商用计算机的算力就已经足够了啊。
这个问题在他们的脑子里盘旋了一圈,短短几秒钟之后,所有人都有了答案。
难怪。
难怪之前男人说应龙不像是这个时代的产物。
因为它的服务对象根本就不是现在的芯片设计!
而是十年、乃至数十年之后,芯片设计进入亚纳米时代、集成电路规模进入超大型时代之后的芯片设计!
所有人都倒吸了一口凉气。
这个应龙EDA,已经不仅仅是吊打现存的国外主流EDA那么简单了。
这根本就不是一个维度的产物。
如果说现在国外的EDA还是用钢笔在白纸上作图的话,应龙EDA已经一只脚迈进了3D打印的门槛了。
这东西一旦公布,将会在芯片行业里掀起惊涛骇浪。
然而,还没等他们把惊讶的目光投向叶舟,人群里又有人冒出来说道:
“芯片设计上云计算确实很强,但是还不是不能理解......我刚才看到了一个我不能理解的东西。”
人群的目光聚集向说话的人,他挤到前面,一边坐上椅子一边说道:
“我是搞EDA算法的,你看啊,我们有一个概念叫超大规模计算任务拆分,主要就是利用自动化部署把多个任务......”
“你说人话,这里搞算法的人不多,听不懂你说的那些数学语言。”
张越毫不留情地打断了他的叙述。
男人尴尬地笑了一笑,继续说道:
“我举个简单的例子吧,一群人在打扫班级的卫生,我们要做的事情是把个子高的人分配去擦窗子,力气大的人分配去搬桌子,这样就可以节省时间、节省力气,这也是现在通用的做法。”
“但是,我刚才瞄了一眼应龙的任务分发界面,它好像不是这么干的。”
“它的任务是实时分发。擦完窗子后,那个个子高的人会顺便把他脚下的地给拖了,搬完桌子的人会顺便把它能够得着的窗子给擦了。”
“你们能理解吗?这块EDA,它在算力利用上几乎到了锱铢必较的程度,换句话说,它把可以获取到的全部算力都已经榨干了。”
“不说我们自己搞的算法,哪怕是Synopsys公司最顶级的算法,其实在算力利用效率上也只能达到40%左右,而这个应龙,是100%......”
“这就是我不能理解的地方。”
“我完全搞不懂这玩意儿是怎么做出来的,估计哪怕把源代码扒出来我都看不懂。”
点击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九月酱 作品《科技巨头从人生模拟器开始叶舟》第七章 这东西,不属于这个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