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上,既然他花力气收集,那么,肯定是这些情报非常的重要。
可是重要在哪里呢?
曹操陷入沉思,不一会,他还真想到了几点。
如果,己方知道敌军习惯在什么时候吃饭,习惯在什么时候睡觉,那么,自己是不是就掌握了最佳的进攻时间?
这是肯定的,在敌人饿肚子,疲惫的时候进攻,胜算至少能凭空增加一两成。
而如果沿途收集各种可能对军队造成影响的情报,则能提前避开或者防备危险,能大大降低军队的行军风险。
毕竟,他们面对的可能是修士的攻击的情况下,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一个善于用毒的修士提前在大军的取水点下毒,可能会直接废掉一支数万人的军队。
想到这方面,曹操又想到了安北军严苛的防疫条令,如果士兵们养成了遵守条令的习惯,或许真的能防住匈奴人最擅长也是最常用的瘟疫袭击手段。
过往的时候,大汉就有不知道多少将士被匈奴人和鲜卑人用病死的牛羊制造瘟疫给害死。
“学到了,今天又学到了,今后我曹某人行军打仗,必须要事无巨细的收集所有情报,不给对手可乘之机。”想通了的曹操摸着下巴上上稀疏的胡须道。
“战争拼的终究是战斗实力,你连练兵的手段都没有学会,如何能带兵打仗。”小丫头十分有优越感的朝曹操说了一句道。
“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去做,你们霍将军不是也把练兵的事情交给吕奉先和于文则这些人去做么?为将者,只需要知人善用即可。”曹操替自己辩解道。
说到练兵,其实在遇到霍海之前,他不认为自己比任何人差,可是看到了训练成熟的黑山军和安北军之后,曹操不这么想了,只觉得,这并不是才能可以弥补的,需要主将一定的天赋。
比如吕布,他就有远超常人的武艺,能够做到以力服人。
而于禁,则是有一种说不出的亲和力,能够与所有士兵打成一片,然后将军令的道理潜移默化的灌输到士兵的思想里面,让他们严格的遵守军令,可以说是将自己与士兵融为一体,再施行以理服人的手段。
至于张辽,徐晃,褚燕,管亥之流,虽然也各有各的风格,但是他们更适合统兵作战,练兵方面,比之吕布和于禁要略逊一筹。
比如张辽,奉行奇正相宜,他练不出悍不畏死的猛士,却能带着一些水平一般的士兵打胜仗。
比如徐晃,大开大合,他属下几乎没有懒兵,却很少用奇谋,虽然这让他很难打出以少胜多的大胜仗,但谁正面对上他,也别想讨什么便宜,镇守一方会让人很放心。
褚燕,则油滑的很,将游击战术玩的出神入化,打的过就打,打不过就跑,在两军交战中,你是很难大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