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籍有一千多万,人口近六千万,中原之地的很多郡的人口都在百万以上,掌握百万人口生杀大权的人物,当然牛掰了,惹了他们,肯定会遭到报复。
而家里没有当两千石大官的那些小豪强,则是褚燕目前主要的劫掠目标。
因为,抢劫他们,朝廷最多会给地方官员下一道命令,让他们看着办,不会派大军来剿。
而地方官员,则是会考虑到剿匪的成本,选择往不往上报,选择剿不剿,因为,光开销,没有好处的事情,他们不会干。
一边抢劫实力不是很强的豪强,一边偷偷的给郡守上点贡,这就是褚燕能在黑山一代存活下来的原因。
其实,于秋并不太在意这些现有的潜规则,因为他知道,黄巾起义爆发后,所有的规则都将会被打乱,到时候,谁的拳头大,谁就牛逼。
当然,最好的结果是,他自己能找到回去的方法,压根看不到黄巾起义爆发。
天黑下来的时候王当终于回来了,本以为他们会带回来五六百斤粮食的霍海傻眼了。
几十个村民,其实只有最健壮的那几个身上背着几个麻布袋子,原来,褚玉所说的五石粮,并非是隋唐以后的那种60公斤左右重量的大石,而是这个时代,30公斤都不到的小石。
因为,东汉一石等于四钧,四钧等于一百二十斤,而一斤虽然有十六两,但加起来只有两百多克重,比霍海预计的数量直接少了一半多。
“霍先生,粮食我们带回来了。”王当脸上满是汗珠,进屋就对霍海道。
背的粮食最多的他显然累的不轻,但是霍海可以从他的语气中听出喜悦的心情。
朝他点了点头之后,霍海直接打开了那些粮袋,得,并非后世大家食用的米面主粮,而是一些黄豆。
豆在这个时代,又叫菽,乃五谷之末,之所以排在末尾,是因为它产量不高,多吃会出现积食胀气的症状,通常是给马食用的精料。
当然,豆子之所以不好吃,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这个时代的烹调技术不发达,淮南王刘安发明的豆腐,可不是我们后世经过烹煮,精准的比例调配,过滤去渣,按压之后得到的豆腐。
他只是偶然的发现,在磨出来的豆浆里加点石膏,会使豆酱凝聚成块而已,如果味道好吃,从汉代到唐代的文人墨客,不可能不写诗句称赞,直到宋代,制作豆腐的工艺被改良过后,它才成为了明文记载的主要食品。
“你辛苦了,先歇一会,我带大家找点水来把这些豆子煮给你们吃吧!”霍海实在是不想把车厢里面的东西都拿出来给这些村民们吃了,便主动的揽下了帮他们找水做饭的活计。
在闹旱灾的地方找水,可是个技术活,从王当家里还能储备一些饮用水,霍海就能预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