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见到他们抵达柴桑后,并没有如想象中那样的得到应有的礼遇。
不由得心中就担心起来。
听到卫兵的话,荀彧笑了笑,原本不想说太多,但看不仅那个卫兵一脸担忧。
外面站岗护卫的几个卫兵也都小心翼翼的转过来了目光。
知道如果不把话说清楚,恐怕他们心里都不安稳。
到时候被孙策那边的人发现,反而于谈判中不利。
于是荀彧沉吟了一下,缓缓说道:
“这倒不会,我且问你,战阵之上,有甲之兵和无甲之兵,差异有多大?”
听到荀彧的问话,那名卫兵当即就笑了:
“先生,我也是上过战场,跟随君候冲阵过的人,这问题如何问的,两者根本没办法比较啊!”
没有披甲就上阵的士兵,不管平日里训练有多么认真多么严苛。
其最终的结局只有一个,那就是当炮灰,拿来填壕的命。
怎么可能和披甲的士兵相比?
见到那卫兵笑出声,外面的士兵们表情也缓和下来,等待荀彧为他们解惑。
荀彧笑了笑,说道:
“你们可知道,江东的士兵中,有大半都是没有甲胄的?”
“什么?”
“不可能吧!”
“怎么会?”
这些卫兵都是袁谭的亲卫,跟随袁谭南征北战的久了,也见过不少诸侯的军队。
西凉马腾,益州刘璋,汉中张鲁,中原曹操。
哪怕是现在被打的最惨的曹操,军队中的披甲率起码也有七成以上。
怎么传闻中富庶无比的江东,披甲率这么低?
荀彧淡淡一笑,没有在这个问题上过多解释。
毕竟此事的原因很复杂,除开孙策立足江东不久,世家心不合的原因以外。
江东士卒中有大量军队是山越叛民改编而来,眼下对孙策的忠心还有待时间验证。
也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
不过,话说到这份儿上,那些卫兵们也都反应过来:
“所以,我们带着出售甲胄的消息而来,吴候不管如何,都不会错过这个机会!”
荀彧微微颔首,对这名卫兵的话表示了肯定。
这样一说,公馆中的卫兵们,表情都是放松了下来。
原本他们觉得,自己这次出使,是有求于人,现在看来,真正谁求谁,还很难说呢。
毕竟,粮食接济不上,实在不行,还可以从河北那边求粮,只是过的艰难一点而已。
而且放松下来之后,很多事情,这些卫兵们也都想明白了。
这年头,甲胄这种东西根本不愁卖。
孙策不买,荆襄的刘表可肯定不会错过。
之所以选择江东,只是看重了江东的海运便利,可以迅速从近海进行大规模的粮秣运转。
而如果从荆州买粮的话,不管是走淮河水道还是走内陆运输。
前者可能会被江东阻拦,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