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州、荆州可以相比。
所以周瑜对徐州向自己这边,出售铠甲的事情,短暂意外后,其实也能够接受。
但这两万套铠甲,绝对不是什么小事。
即便是按照正常的市面价格,四万套铠甲的售价也达到了四亿钱之巨。
这样一笔大生意,绝对不是他和孙策两个人商议就可以作出决定,必须要汇聚江东群臣一起讨论后才能够定下章程。
而周瑜头疼的就是这一点。
平心而论,这四万套铠甲来的可以说是相当及时。
江东十万兵,这些年征讨山越,损失了不少精锐。
很多兵力都是后来补充进去的,虽然有山越这个天然的练兵场在。
但那些损失的铠甲,破损的兵刃等等,却不是随随便便就可以补充的。
江东多米多粮,但矿产资源,很多都集中在山越聚集的丘陵地带。
不将山越彻底讨平,根本无法开采。
而那些大的矿山,都被世家把持着,即便以孙策的威信,也不可能强行去抢。
除非他真的想要将自己境内的世家们给逼反了。
所以江东军队现在就面临了一个很无奈的困境。
那就是有兵无甲。
为什么最精锐的部队始终游弋在夏口,却不敢进攻?
为什么江东的兵马明明已经有十万之巨,却不敢对只有三万守兵的江陵发起进攻?
说到底,还是因为这十万兵马,真正披甲的,连一半都不到。
只有三万名最精锐的部队才配备了战甲,并且那些战甲还都多有磨损。
但周瑜作为孙策最信任的军师,担任中护军之职,位高权重,和吴候长史张昭不相上下。
很多事情,不能只考虑一面。
徐州这边大手笔的抛出了四万套铠甲,意味着什么?
难不成徐州真的缺粮缺到连将士们的铠甲都要卖出去才行吗?
稍微动动脑子想想,都知道这事儿绝对不可能。
那么就很容易理解了。
要么,徐州军现在已经达到了恐怖的百分百披甲率,让袁谭根本看不上这些从降兵手中收缴过来的铠甲。
要么,就是徐州军已经有了新的制式铠甲武装,这才能够换下来大批制式铠甲。
拿来收购江东的米粮,度过中原的大旱。
不管是哪一种可能,对于毗邻徐州的江东来说,都不是一个好消息。
周瑜这边紧皱着眉头苦思冥想。
而讨逆将军,吴候孙策,此刻却是一脸的艳羡,一副神游天外的模样。
正在头疼的周瑜冷不丁抬眼看时,才发现自家主公又在神游物外,当即就是气不打一处来。
恨不得拎着孙策的耳朵好好呵斥他让他认真想想当前的情况,不要再走神了。
结果孙策转过头,眨巴着无辜的大眼说道:
“公瑾,齐候开府建牙,划分的官制,我觉得很不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