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武将们,都沸腾了。
“袁谭公子,只用了一招,便将张绣将军,打落在马下!”
“哈哈哈,好!”
袁绍一拍面前桌案,直接站了起来,“不愧是我儿,果然勇猛过人!”
说着,袁绍又开口夸赞起了张绣。
“而张绣将军,亦是重义之人,言出必践,非但没有归城不战,还再次与我儿交手。”
“北地枪王的名号,实至名归!”
在场的群臣,一个个面面相觑,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
说张绣是蠢货吧?
袁绍已经给人家定性了,重义之人,一诺千金!
你敢在这时候说蠢货?
难道说,你比主公更懂蠢货?
只要不是真正的蠢货,肯定不会在这个时候跳出来,扫袁绍的性子。
所以大家不管认同还是不认同,都只能够讪笑着点头称是,一副为张绣和袁谭,重义的表现,送上赞赏。
就连逢纪郭图袁熙这三个,也都只能带着一副吃了苍蝇的表情。
违心的跟着群臣,点头微笑,一副无比敬仰的姿态。
袁绍自然也清楚他们的想法。
无非就是不信嘛。
不过这不重要。
因为袁绍,对于信使的说法,也没有多少信任度。
反正张绣已经归顺了,到底是一招败了张绣,还是大战数十回合才擒下张绣。
都已经不重要。
重要的是,这一整件事中,体现出来的美德!
重义,重诺!
一个敢放,一个敢回!
而且最终结局,亦是相当完美。
张绣归顺,宛城收复。
听上去,多么美好。
简直就是可以载入史册,最起码,也会作为后世人,谈起古人重义重诺时候,必然会提到的一则逸闻。
而逸闻的主角,是谁?
袁谭和张绣。
那袁谭,又是谁?
是他袁绍的长子,爱将!
如果不是袁绍给他这个机会,会有这值得铭记的一幕出现吗?
闭着眼睛想都知道不可能。
什么?
你说袁大将军当时还在大营里怒骂自家麒麟儿是个不知天高地厚的莽夫?
你看看这把锋利的刀,再说一遍,是不是你记错了?
然而,就在袁绍想入非非,思绪已经飘到千百年后,自己被万人敬仰的场面时。
那无奈的信使,又咳嗽了一声,打断了袁绍的畅想。
袁绍一抬眼,就看到信使仿佛便秘一样的表情,心中就暗叫不好。
好在,他之前已经有了赵云的教训,明白三思而后行的道理。
是以,当那信使一副想要讲话又不敢讲的时候,袁绍强忍着心头奔腾而过的草泥马。
咬了咬牙,努力做出一副和善的表情,
“你还有什么话没有说?”
信使深吸一口气,把心一横,急忙拜倒在地,
“不敢隐瞒大将军,大公子那一次,虽然擒下了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