够调动的士兵更多。
再加上他和秦王配合无间,他在后方排兵布阵、运筹帷幄,如同开挂一般预知未来,秦王在前方与众武将冲杀,这场战斗打得比之前更加没有悬念。
然而让李鸿运没想到的是,就在他即将与王世充决战、将他赶入洛阳城不敢出来的时候,意外发生了。
李鸿运扮演的齐王正在率军冲阵,手中弓箭例无虚发。
然而,一支突厥人的骑兵却突然从后方杀出,冲散了李鸿运本阵的阵脚。
王世充趁势前后夹击,与这支突厥人的骑兵合兵一处。
李鸿运在懵逼之中被斩于马下,脑子里还飘过无数个问号。
我屁股后边哪里来的突厥骑兵?
突厥人远在北方,难不成是直接长了翅膀越过河东之地,飞到洛阳来的吗?
再仔细一看,不对,这怎么好像是我麾下的突厥骑兵
带着困惑和不甘,李鸿运莫名其妙地结束了这场顺风仗,也结束了自己这次的扮演。
复盘了整场战役,终于发现了问题所在。
这些突厥人是他在击败刘武周时顺便收服的一支军队。
李鸿运还是按照之前对待战俘的策略,展现了自己极其宽容的胸怀,不仅将这些部队原样收编。
不仅没有打散其编制,还让原本的将领统帅。
之前平薛举的时候,对宗罗睺等降将是这么处理的。
后来打刘武周的时候,对尉迟敬德等降将也是这么处理的。
这也是秦王的一贯作风。
然而,宗罗睺和尉迟敬德都对他忠心耿耿,突厥人却根本不吃这一套。
王世充听说梁军中有一群突厥人,立刻暗中派遣使者以重金将他们收买,让他们临阵倒戈。
这个计策还真的发挥了作用,神机妙算、看起来算无遗策的齐王,竟然在这种阴沟里翻船了。
李鸿运很生气,在他重新开始试炼将这些突厥人尽数斩杀之余,也更加明白了一个道理。
用人不疑,也是要有前提的。
而这个前提,就是知人善任,能够看穿人心。
对于宗罗睺、尉迟敬德这样的将领,知荣辱也知仁义,故而以仁义笼络,就可以让他们忠心耿耿地为自己效命。
但突厥人呢?
夷狄者,禽兽也,畏威而不怀德。
这句话虽然在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