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迎还齐朝的时候,齐英宗拉着韦太后的手哀求道:“如果能让我南归,就让我当个太一宫主就好了,对九哥(齐高宗)没有任何其他的要求!”
可见齐英宗心里也清楚,齐高宗是绝对不想让他回去的,他能够回到齐朝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回到齐朝,就算他不能再做皇帝,至少也是个无忧无虑的皇亲,总比在金人这里要天天受辱要强得多。
所以,齐惠宗、齐英宗和韦太后这三个至关重要的人物,都对韩甫岳将军感激不已。
毕竟这么长的时间,各种风言风语也都传到了金国。他们隐约听说在韩甫岳将军打出数次大捷之后,齐高宗却突然要退兵。是韩甫岳将军顶住压力,在没有齐朝后勤支援的情况下又在朱仙镇打出一次大捷。
而这次他们之所以能回到齐朝,也不是因为齐高宗,而是因为韩甫岳将军。
这一条并没有写在齐金两国的和议中,反而是写在昭义军与金国的和议中。
具体是谁把他们捞出来的,这些人心里门清。
而此时,面对仍旧在表面上愿意恭守臣节的韩甫岳将军,他们自然是感恩戴德了。
赵海平不由得感慨,有时候人就是这样。
都说夷狄是禽兽,畏威而不怀德,这些狗皇帝又何尝不是如此?
他毫不怀疑,如果让齐惠宗、齐英宗坐在齐高宗的位子上,韩甫岳将军多半也不会有什么好结果。就算不被冤杀,最好也不过是个郁郁而终。
可等这两个皇帝被掳掠到金国吃尽苦头之后,面对一个拥兵自重、听封不听调的韩甫岳将军,却是感激涕零,比见到亲爹还要亲。
总之,一番表演之后,赵海平暂时将二圣的车驾留在大名府。
此时,赵海平已经将昭义军的主力驻扎在大名府,作为实际上的京师。
东平是伪楚的都城,赵海平之前在那里驻扎,只是为了尽快消化伪楚留下的账册资料等等,全面接管伪楚的统治区域。但东平毕竟太偏了。
更合适作为京师的地方只有两个,一个是齐朝原本的京师大梁,另一个就是之前的北都大名府。
伪楚没有留在大名府,是因为大名府民间的反抗力量太强,而这对于赵海平来说,反而是个优点。
至于为什么没去之前齐朝的京师大梁
因为这里是齐朝旧都,政治意味太浓厚。昭义军如果真的选择了这里,谋朝篡位的意思有点太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