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的是,这只是个开始,并非结束。
紧接着,御史台开始弹劾朝中官员,包括那些已经罢官、免官的,也不能幸免。
王世雍知道,这其中有不少官员,都是在皇帝陛下御驾亲征期间,暗自去串联其他官员、想要等着皇帝打仗失利,就另立新君或者密谋与金人和谈的。
在此时看来,这些官员的行为十分愚蠢,等于是找死。
但以这些官员的视角来看,此举却是必然。
第一,他们觉得自己搞一些小动作也无关紧要,皇帝打赢了,他们什么都不做,皇帝也不至于深究;而皇帝打输了,大势已去,自然也不能再拿他们怎么样。
只是他们似乎没想到,这位皇帝,并没有那么大度。
这些人被问斩的理由,五花八门,从贪污受贿到科举舞弊,从人浮于事到品行不端总之,罪名不够就多加几条罪名,总要让实际的惩罚与名义上的罪名相符才是。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们都是被冤杀的。
但是过往在齐朝政治斗争中被排挤的那些好官,又有谁不是被冤枉的?
在政治斗争中讨论冤或者不冤这本身就是一种十分幼稚的行为。
至于王世雍,他这个吏部尚书,确实是兢兢业业地将皇帝交代下来的任务给大致完成了。
不论是革除恩荫还是改良官职,当今陛下都给出了非常明确的方案,而他也只好招办。
只是即便如此,他也仍旧没能逃过一死,最终还是被下狱问罪。
不过他和张静邦这两个人,相较于其他的官员,已经算是法外开恩。
只斩他们一人,没有像其他那些死硬分子一样,满门抄斩,甚至大加株连。
这也不好说到底是一种幸运还是不幸了。
刑场上,一名官员披头散发,而刽子手已经高高举起屠刀,等待时辰。
在后边排队的王世雍认出来了,那是耿希道。
这位,也是个重量级。
唐钦和张静邦是主和派中的两名位高权重的宰执,而耿希道由于官位稍微低一些,所以时常被人忽略。但其实他干的“好事”,也一点不少。
耿希道就是地地道道的京师人,进士出身,辗转多地担任地方官,逐渐在中央任职。后来,在东宫十年担任太子的老师,于是在齐英宗即位之后立刻就得到了重用,可以说是齐英宗的老班底。
然而,自从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