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其思想的根源,仍旧是以国家手段干预经济民生,调控国家的各个阶层,从而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
“而荆公你能在千年前就想到这一点,并提出了类似的方略,这份远见卓识,也足以让人惊叹。
“只是荆公当时确实没有这等条件,在地主官僚主导的经济体制中,在当时落后的科技水平下,这种尝试终究是太过超前了。
“罗氏新法时,有强大的国家机器可以帮他搞清楚全国的经济指标,不论是调控还是借贷,各项数值都一览无遗;而荆公毕竟是千年前,就连确定农户偿还能力、限制官员不得提升青苗贷都做不到。
“从这一点上来说,荆公虽然在手段上略逊一筹,但这种敢为人先的精神与舍我其谁的勇气,却毫不逊色于罗氏。”
王文川脸上露出释然的表情。
显然,孟原的这番话,让他心中很是受用。
虽然在他活着的时候,几乎无人可以理解他,但此时,一名千年以后的后人,给了他一个公正的评价。
而罗氏的案例也证明了,其实王文川的理念并没有错,只是过于超前了,超出了当时的社会实际。
所以他在做的事情,实际上是一个超越了时代、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其情可悯,勇气可嘉。
王文川原本或许会对变法中的一些细节耿耿于怀,觉得是否自己再换一种处理方法会更好?
但此时他念头通达了,不再纠结于这些问题。
“那么后世对罗氏的评价如何?”王文川问道。
孟原稍微顿了顿,感慨道:“在当世,罗氏几乎获得了整个世界的敬佩与认同。
“在国内,罗氏几乎可以说是获得了全民拥戴。在一次问卷调查中,民众选‘谁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人’,他们信仰的神明只能排在第二,罗氏是第一。
“在国外,罗氏也获得了当世所有顶尖领袖、政治家的一致认可,或是警惕,或是羡慕,或者尊敬。”
王文川的表情显得有些神往:“数百年后竟然会有如此伟人,真是令人慨叹
“不过,你说在当世如此?
“那后世,难道情况又有所变化?”
孟原点头:“后世有越来越多的人提出,罗氏新法其实是被高估的。因为真正解决大危机的并非他的新法,而是一次席卷全世界的超级大战。
“因为在这次世界大战中,罗氏领导的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