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樊存之前也试过硬闯营寨,但都没有诱发营啸。这是因为营寨中也是安排了岗哨的,一旦提前发现了樊存等人,那么岗哨的士兵就会发出预警,其他的士兵即使从睡梦中警醒,紧绷的弦也不见得就会断掉。
后来,樊存通过“人衔枚、马裹蹄”的方式混入军营中,突然发动突袭,这情况就完全不同了。
由于此时北方已经全部被金人占据,所以马安邦的这些士兵们,对于“被劫营”这种事情是完全没有任何预期的。
敌军突然出现在身边,一边打翻火盆一边大喊“齐军十万大军到了”,会造成许多复杂的结果。
马安邦的士兵在梦中惊醒,平时紧绷的弦瞬间绷断,精神必然处于失常状态。
而且,还会有许多其他条件,加重他们的这种精神失常状态。
比如,古代士兵由于营养不好,普遍患有夜盲症,而夜晚的军营能见度其实很低,这些士兵也根本分不清哪些是友军、哪些是敌人。
于是在这种歇斯底里的情绪传染下,他们会被吓得大喊大叫,在惊恐中对身边的人抽刀相向,而很多人为了自保,也会开始无差别的攻击身边的人。
更何况,这其中也不见得全都是完全疯狂的士兵,他们或许也掺杂着其他的私心。
比如,某个基层士兵常年遭受军官的打骂,或者与其他的士兵平日里就有仇怨,所以正好借此机会挟私报复。
在很多营啸事件中,平时欺负士兵的军官往往都成为被集火的目标。
而在马安邦的军营中,本来就有很多想要归附齐朝、对金人统治十分不满的人,他们也会趁此机会对看不惯的人抽刀相向,有仇报仇、有怨报怨。
于是种种因素结合起来,虞稼轩带着五十骑秀了一波劫营的操作、从而引发营啸这样的大混乱,并趁着混乱成功劫走了马安邦,这也是一种可能。
当然,从成功率和可靠性上来说,明显是李鸿运的办法更好。
从樊存反复尝试时遇到的问题来看,营啸这种事情毕竟是一个小概率事件。
具体会不会营啸,营啸的范围有多广,多久会被镇压下去,这都带有很强的随机性。
虽说这种劫营的方式更刺激,也更能凸显出虞稼轩的武力,但从最初的计划上来说,显然危险性更高。
而智取的方法,虽然也需要超乎常人的胆识,但总的来说更稳定、成功率更高。
虞稼轩作为一名智勇双全的指挥型勐人,显然不是个没脑子的